楊鐵成 賈童林 郝俊杰 田琴琴
[摘要] 目的 研究活血益氣滋陰方改善糖尿病腎病Ⅲ期患者腎功能的效果,并分析其對遠期療效的影響。 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該院收治的糖尿病腎病Ⅲ期患者74例,隨機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7例。對照組單純使用西藥控制血糖,研究組在此基礎上聯合使用活血益氣滋陰方。比較兩組治療前、治療3個月及復診時(6個月)的腎功能和血糖水平。另于復診時評價兩組糖尿病腎病進展和糖尿病并發癥發生情況。 結果 研究組治療3個月時和復診時24 h尿微量蛋白定量(24 hUAlb)、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及糖化血紅蛋白(HbAlc)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糖尿病腎病進展要明顯好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 活血益氣滋陰方能改善糖尿病腎病Ⅲ期患者腎功能和遠期療效,具有較高的治療價值。
[關鍵詞] 活血益氣滋陰方;糖尿病腎病Ⅲ期;遠期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9?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10(b)-0186-03
糖尿病腎病在祖國傳統醫學中被歸為“消渴”“虛勞”等范疇,認為該病主要是因為氣虛血淤而腎元虧虛、氣陰兩虛而燥熱內生所致[1]。糖尿病腎病Ⅲ期屬于早期病變,患者大部分腎單位功能良好,此時及早進行治療能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并改善預后并延緩疾病進程。傳統醫學對于消渴病的治療具有悠久的歷史,該院使用活血益氣滋陰方治療糖尿病腎病Ⅲ期患者取得較好的效果,結合隨訪結果分析該方對患者遠期療效影響。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糖尿病腎病Ⅲ期患者74例,按照隨機數表法分成研究組37例,其中男21例,女16例;平均年齡(49.73±7.21)歲。對照組37例,男22例,女15例;平均年齡(50.16±6.99)歲。納入標準:糖尿病腎病Ⅲ期;無其他重要器官組織功能不全;年齡≥18歲。排除標準:對活血益氣滋陰方中藥物成分過敏或有其他用藥禁忌;中途退出研究。糖尿病腎病診斷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2]診斷標準,腎病分期根據Mogensen糖尿病腎病分期標準,即糖尿病腎病Ⅲ期為UAER持續30~300 mg/24 h,病理檢查證實腎小球出現小動脈玻璃樣變性,腎小球濾過功能喪失,中醫辯證參照消渴病治療原則執行。兩組性別比例、年齡、糖尿病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單純維持使用西藥,給予鹽酸二甲雙胍,0.5 g/次,3次/d,口服;酌情皮下注射胰島素,目標控制為FPG<6.8 mmol/L,2 hPG<8 mmol/L;卡托普利片,25 mg/次,3次/d,口服。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使用活血益氣滋陰方湯劑(羊腎1具,遠志、人參、干地黃、桂心、當歸、龍骨、灸甘草、川穹各60 g,麥門冬100 g,五味子80 g,黃芪、茯苓各30 g,生姜180 g,大棗20枚,先煮羊腎,取汁煎服,早晚各1次。活血益氣滋陰方30 d為1個療程,連用3個療程(3個月),療程結束后繼續維持使用鹽酸二甲雙胍、胰島素、卡托普利片,并輔助飲食控制、規律運動、糖尿病教育及自我血糖監測等糖尿病綜合治療。至第6個月時于門診進行隨訪。
1.2.2 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前、治療3個月及復診時(第6個月時)患者的腎功能指標,包括24 h尿微量蛋白定量(U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糖控制情況,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紅蛋白(HbAlc);6個月時于門診復查統計糖尿病腎病的進展[3],好轉:腎功能各項指標顯著改善,Mogensen分期轉為Ⅰ期或Ⅱ期;維持:腎功能各項指標無明顯變化,Mogensen分期維持在Ⅲ期;惡化:腎功能指標相比治療前明顯下降,進展為MogensenⅣ期或Ⅴ期。統計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參照2013年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2]中糖尿病并發癥診斷標準確定。
1.3? 統計方法
所得數據整理后使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治療3個月及復診時腎功能指標變化? ? ? ? 兩組在治療前腎功能指標均處于同一水平(P>0.05),經過治療,在治療3個月與復診時檢查發現兩組腎功能指標均有明顯好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24 hUAlb、Scr、BUN及UAER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治療3個月及復診時血糖監測結果變化情況的分析
在治療前兩組血糖檢查結果均處以同一水平(P>0.05)。經過治療后,兩組在治療3個月與復診時FPG、2 hPG、HbAlc較治療前均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個月與復診時研究組FPG、2 hPG、HbAlc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復診時糖尿病腎病進展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復診時,研究組糖尿病腎病進展好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