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昌來 劉笑 薛小剛 周昌榮 陳國華 張小文 許積文 王江
【摘 要】本文分析了學院近年來大學生創新項目實施結果,發現參與大學生創新項目學生在各種實驗/實踐競賽活動表現積極,在專業綜合題得分率、課題報告優秀率、課堂回答問題幾率和課堂聽課抬頭率方面普遍較高,這表明學生積極主動性得到提高;而不參與項目學生普遍消極應對學習。進一步梳理了大創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提出了如下解決方案:實施科教協同;結合科研團隊平臺實施大學生創新;提高學生自控能力;增強指導大學生創新研究教師群體的責任感和成就感;教師授課過程中加入學生課題報告。這些為將來大學生創新項目持續優化提供了基礎思路。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項目;實施效果;材料學科;存在問題;解決辦法
中圖分類號: G64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4-0104-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4.046
Implementation Achiev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Project and Exploration of I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
YUAN Chang-lai LIU Xiao XUE Xiao-gang ZHOU Chang-rong CHEN Guo-hua ZHANG Xiao-wen XU Ji-wen WANG Jiang
(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ilin Jiangsu 541004, China)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results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projects in recent years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It is found that the score rate of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problems, the excellent rate of subject report, the probability of answering questions and the head-raising rate in class are generally high for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 innovation projects, which shows that the students initiative has been enhanced. However, the students who do not participate in the projects are generally passive in professional learning. This paper further combs all kinds of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innovation projects, and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solutions: collabor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combining with the platform of research team; improving the students self-control ability; strengthening responsibility and accomplishment of the teacher group guiding innovation projects, and adding the subject report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These provide basic ideas for the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of future innovation project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chievement; Material discipline; Existing problems; Solution methods
建設創新型國家,是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戰略決策,需要培養大量的創新型人才。自2012年教育部關于做好“本科教學工程”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1],以及國務院總理在2015年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并指出“雙創”是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人的創造力是發展的最大本錢[2]。這些年來,各個高校也大力跟進,面對最具創新潛力的大學生,在如何培養創新能力方面,獲得了一些成果,積累了大量的指導經驗和案例[3-6],但也存在不少問題。本文以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為例,分享本院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和建設經驗,為加強材料類大學生持續的創新能力探索新的思路。
1 學院創新項目實施效果
1.1 大學生創新項目實施結果
從表1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創新基金項目穩定在5~8項,受益面相對較低;但授權專利和發表SCI論文卻為18~24項/篇,表明學院指導的學生創新能力較強,這激勵了后續學生的持續跟進。
1.2 參與“挑戰杯”科研創新活動本科生獲獎數
學院學生在實施創新項目研究過程中,最高獲國家級“挑戰杯”(見表2)二等獎2項,三等級4項;省級獎項15項。挑戰杯作為大學生主要活動賽事之一,一直深受學生的歡迎,本院每年均有數項獲獎,表明創新項目的實施,有力地促進了學生參與創新活動的積極性。
1.3 參與“廣西高校大學生化學化工類學術創新成果競賽”獲獎數
在廣西高校大學生化學化工類學術創新成果競賽中,2012~2017年間共獲24項獎項(見表3),其中一等獎6項,表明大創項目實施在本院結出了碩果。作為材料類,做出一個可直接應用的產品相對較難,因而學生普遍傾向于發表論文和專利申請,這也是材料類大創成果跟其他專業存在的一個較大區別。此外,在創新項目風潮推動下,部分學生還參與了新興創新項目互聯網+、金相大賽等,其中學院學生獲2017年第六屆全國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國家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1.4 參與項目組學生與普通學生的專業課程學習效果差別
為了進一步分析大創項目對學生學習專業課的影響,項目組以《材料性能學》專業課程進行了調查,發現參與大創項目學生在實驗/實踐活動、綜合考核題、課題報告表現、課堂回答問題幾率和課堂聽課抬頭率方面普遍較高,這表明學生積極主動性得到提高;而不參與項目學生則明顯在課堂上消極應對。
2 存在問題與解決思路分析
總體上,大學生在大創項目實施過程中,獲得了較大的課外拓展空間,積累了深厚的專業知識,鍛煉了自我。但是,仔細咨詢和考察后發現,項目實施過程中普遍存在如下問題:(1)大創項目實施過程中部分學生與教師不能持久;(2)學生對總結報告、論文、專利撰寫積極性和主動性意識不高;(3)項目負責人的組織、規劃能力和自我創新意識有待提高;(4)學生大創軟性支撐和硬件實踐平臺較為簡陋;(5)學生獲資助項目數比例嚴重偏低,不能有效調動大眾積極性。
基于這些問題,項目組提出如下解決思路:
2.1 實施科教協同政策
事實上,國家、省級創新項目相對整個學院學生人數,每年提供項目較少,這使得受眾學生人數較低,嚴重制約了大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因而有必要另尋出路。當前,大部分具有博士學歷的高校教師都有國家、省部級項目且資金相對充足,只需要各級學院從教師科研項目中提取一定資金以項目形式資助大學生即可。當然,學生所做科研課題要與該資助教師方向趨于一致,這樣教師在科研過程中同時也指導了大學生創新研究,有效地實現了科教協同。
2.2 結合科研團隊平臺實施大學生創新研究
通過科教協同政策解決了大學生科研經費問題之后,強大的硬件資源和高水平指導教師群體則是學生創新研究的強力基礎。同時具備這些資源的一般是政府或學校重點支持的科研團隊,如廣西的八桂學者團隊。在這些科研團隊內,硬件條件齊全,經費充足,同方向領域高水平教授眾多,單個教師創新能力強,指導學生經驗較為豐富,易于組建大學生創新研究指導教師團隊。
2.3 提高學生自控能力有助于促進創新研究
大學生自控能力弱一直是高校政工人員的棘手問題,也是創新研究項目難于長期堅持下去的一個原因。關鍵原因在于無法有效地讓學生看到創新研究直接的利益和價值方向。而這些,政工人員難于給學生講清楚,需要一線的教學科研型教師,特別是政治屬性為中共黨員的教學科研型教師以自身體會影響學生。一位優秀的大學老師,除了教授、傳播學生知識和科學研究,更要育人、育好人,因而指導創新研究的教師在指導學生科研時,教師有義務、有責任,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由于學生對老師的仰視效應,教育效果遠比其親父母或學工直接做工作好。
2.4 增強指導大學生創新研究教師群體的責任感和成就感
當前,指導大學生進實驗室進行創新活動,大部分高校并沒有合理有效的政策支持,這導致了教師們在指導大學生時,積極主動性并不明顯,部分教師甚至指導一段時間后就逐漸脫離一線。主要原因在于學校沒有給予指導教師一定的工作量或作為晉升、年度考核條件之一,因而老師沒有很強的責任感和成就感,適當把指導大學生創新活動作為考核標準之一,有助于解決這個問題并使大創項目得以有效推動。
2.5 教師授課過程中應加入學生課題報告
大學生較低的項目、論文撰寫水平和弱的表述、溝通、分析能力,責任并不完全在于學生,主要是相當數量的教師在授課時,喜歡從頭講到尾,基本沒有給予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這些授課方式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空間。因此,教師們有必要在講授專業課程的時候,適當分出一定的學時給學生進行課題式報告組織和講解,老師組織數名學生進行點評和改進,循序漸進的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分析能力。
總之,盡管存在各種問題,但大創項目的實施,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實踐、創新及撰寫專利、論文的能力,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對本學科的興趣和認知,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專業學科競賽,這些為學生進入社會進行自我創新和深造奠定了強有力的前期基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做好“本科教學工程”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號.
[2]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
[3]楊天怡,胡新平,嚴薇.創新教育與實踐教學創新[J].中國高等教育,2005,23:28-30.
[4]江民紅,陳國華,張瀟燕,劉貴仲,陳旭.大眾創新主力與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7,19:40-41.
[5]王冰,唐立丹,齊錦剛,劉偉東,劉亮.基于創新團隊建設視角的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探析[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6,17(2):29-34.
[6]王蒙蒙.關于創新創業的積極政策研究[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8(6):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