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倩倩 戴玉強
【摘 要】大學物理是培養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的重要基礎課程,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學物理教學改革應以人才培養方案為根本,從教學授課模式、教學內容、考試考核辦法和突出實驗教學的重要性等方面提出教學改革措施。
【關鍵詞】大學物理;存在的問題;優化探討;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4-013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4.061
Research on Optimized Teaching of the University Physics in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ies
GAO Qian-qian DAI Yu-qiang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Anyang Henan 455000, China)
【Abstract】University Physics is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for cultivating applied and compound talents. Teaching reform of university physics in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ies is based on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The teaching reform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mode, teaching content, examination and assessment method and the importance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Key words】University physics; Existing problems; Teaching quest; Teaching method
1 研究背景
隨著高等教育發展模式的不斷改革與優化,目前高等院校按照辦學性質和人才培養目標主要分為兩大類:研究型綜合大學和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取決于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的綜合需要,也受到教育思想觀念的選擇和指引。當前社會急需具有專業能力的人才,而作為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更應該是培養“應用型”社會人才的搖籃。但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目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前面有建校更為悠久辦學、實力更為突出的研究型綜合性大學,緊隨其后的還有各類專業性更強的高職院校,如何能在這些高校中突出重圍,更好的發揮地方性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是需要我們深思的。特別地,作為公共基礎課的大學物理,對夯實學生的科學基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和創新意識,以及加深對自身專業課程的理解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1-2],因而是所有理工科學生、甚至文科學生的必修課。
2 大學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安陽工學院作為新型的應用型大學,課程體系需要不斷地更新,才能為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打好堅實的基礎。大學物理課程是針對所有理工科專業(非物理專業)開設的基礎課,安陽工學院每年學習大學物理課程的學生人數超過2500人,受眾面非常廣。然而在課程開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1)課程內容設置單一。學生普遍認為課程難度偏大,課程知識掌握起來困難,物理教學進度太快,內容涉及的物理內涵和數學運用復雜,但是,也有少部分學生認為現有的物理課內容少,渴求能了解更深更廣的物理知識。但是由于各學院專業差異,教學側重點和教學任務不同,同時受學時所限,只能側重講授重點章節的內容,導致學生不能系統地學習到大學物理知識。同時使學生感到物理課堂無趣,不利于培養學生主動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思維的培養。
(2)老師的教學模式單一。大學物理的理論課堂以講授為主,無有效的課堂互動,教學枯燥,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等。按照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法”,在認知領域的教育目標可分為:知道,領會,應用,分析,綜合,評價階段。前3個是低階目標,后3個是高階目標。而往往傳統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只能實現低階目標。而且有人發現講課僅僅在傳播信息方面有效,其效果僅與閱讀等方法相當,不會更有效[3]。在促進事實學習方面,講課的效果要優于討論。而在促進更高層次的學習效果比如:推理能力、積極性和學習動機這三個方面,討論的效果優于講授。人們對具體信息的記憶往往很快消退,與之相反的是學習興趣、繼續學習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更容易維持。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學生不僅僅需要了解知識,還需要運用知識,如何將知識應用到實際生產和生活中才是最根本的培養目標。
(3)教材的選取單一。以安陽工學院為例,有很長一段時間,非物理專業的理工科學生使用的是統一教材,并沒有根據各個專業的特點和所需物理基礎進行針對性的選取。這類教材專業針對性不強,這樣就會缺乏實用性和趣味性,學生普遍感覺枯燥,學習興趣不大。加上大學物理的學習有一定的難度,讓學生的一聽大學物理就有點望而卻步。因此需要選取合適的教材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
基于以上的問題,我們希望在兼顧人才培養目標的同時,對現有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制定出一套適合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的大學物理教學體系。
3 大學物理課程的教學改革對策
(1)改革傳統的授課模式。講授式教學方法的前提條件是學生上課認真聽講,并且能“記住”。然而研究表明:隨著講課的不斷進行,學生聽課的注意力只會越來越低。有數據表明課程開始后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在10~15分鐘時達到高峰,然后逐步下降,因此建議使用講授法的課程最長時間應該限制在30分鐘[4],而普通高校的一節課的時間是50分鐘,怎么在剩余的20分鐘內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我們急需思考的問題。學生是教學的主體,需要充分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環節當中,如果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發言,各抒己見,課堂氣氛活躍,便使得整個大學物理課堂不再那么枯燥無味。在傳統講授的過程中穿插更新穎的授課方法,例如:翻轉課堂,也被稱為反轉課堂或顛倒課堂,它與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模式最大的不同是“先學后教”,讓學生先自主學習課程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在學生熟悉了課程內容,并且存在一些困惑或難點問題后,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困惑和疑問開展講解或課堂討論[5]。
除了課堂上教學模式轉變之外,授課時表達形式上力求生動形象,如增加更多生動有趣的多媒體形式,比如有趣的圖片或動畫,插入二維碼關聯微課、應用實例視頻或演示實驗視頻等,引入簡單地與物理學相關的生活生產實例,同時介紹當今的物理領域發展前沿,挖掘生活和科技中的物理問題等來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同時也能改善課堂教學效果。
(2)教學內容的改進。大學物理的最終教學目的其一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物理學史的發展歷程中可以看出,物理學的每一次重大發現無不是掙脫舊觀念的束縛,才得以繼續延伸。以安陽工學院大學物理課程為簡例,以前非物理專業學生學習大學物理統一使用的教材為程守洙編著的《普通物理學》。通過人才培養方案的不斷修訂以及各個專業需要具備的物理基礎的差異,物理教研室對公修物理課的教學內容進行調整,根據學生所需具備的物理基礎安排開課時間和課程內容。針對需要較強物理知識基礎的專業,例如機械和電氣等相關專業,開設兩學期的大學物理課程,在大一下學期和大二上學期分別進行授課。而且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增加授課的內容,適當吸收學科發展前沿的新成果,用新觀念、新觀點、新知識不斷充實教材。對于其他理工科專業,只在大一下學期開設大學物理,使用安陽工學院物理教研室自編的大學物理教材,難度較小,內容通俗易懂。再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將授課內容進行提煉,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工作。
(3)教學效果的反思。教師還要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結合自己的能力水平、課程特點及學生的學習特點,找到最適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從課堂的邊緣走進教學的中心,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培養學習興趣、解決問題的能力。每一堂課,總會在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學法指導等等的某一方面有其成功之處。教師要通過教學反思記錄自己成功之初,日積月累地總結提煉,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針對自己在課堂上的疏漏失誤之處,必須從教學實踐中尋找線索、發現問題、虛心請教優秀教師,探討對策。
(4)改革考試考核方法。目前大多數普通本科院校對大學物理的考核方式較為單一,一般期末綜合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卷面成績綜合評定獲得。平時成績一般會占總成績的30%,其中包括學生上課表現,課堂作業完成情況以及上課簽到情況。而期末卷面成績是學期結束時采用紙質化閉卷考試獲得的成績,所占的比重一般為70%。傳統的考核更多地看重最后的卷面成績,這樣的考核方式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無法起到對學生整體學習情況的系統考查作用。因此需要改革大學物理課程考核辦法,建立一套更為完整系統的課程綜合考核標準。如在考核測評體系中,增加不是唯一解的主觀題測試比例,減少客觀題的占分比例。讓考試不再變得那么枯燥和局限,通過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增強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考核結束后,還需要注重課程反饋機制的建立。反饋機制應該包括教師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饋,學生對教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饋和教師對學生的學風等問題向學生所在院部進行反饋等。部分學校只注重考試過程,而忽視了最后的反饋機制,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和教師教學工作的總結與改進。因此,在進行大學物理課程考核改革中,提高反饋機制的重視程度,要求老師們在考核結束后根據考試成績給學生提出學習建議,更好地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物理學習能力,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4 結語
培養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優秀應用型人才只有在不斷地創新和改革中才能實現。大學物理是培養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的重要基礎課程,其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大學生今后專業課的學習和實際工作能力,尤其對于應用型本科學校的學生來說,制定出一套更加合理的大學物理課程的教學方案更是迫在眉睫。改革的方式方法應該是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徑的。通過改革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并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最終能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莎莎,魏茂梅,南玉杰,等.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改革探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9(16):229-230.
[2]宋國利,杜凱,王永祜,等.普通物理學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2(3):93-95.
[3]Bligh D A. Whats the Use of Lectures?[M].Intellect books,1998.
[4]Stuart J, Rutherford R J D. Medical student concentration during lectures[J].The lancet, 1978,312(8088):514-516.
[5]戶立春.大學物理課程翻轉課堂教學研究[J].科技視界,2019(19):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