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光享
[摘 要]
文章以贛州師專合唱團為依據,以期通過在高職院校組建合唱團的重要性、高職院校合唱團的組建和高職院校合唱團的管理等三方面的分析,獲得高職院校合唱團在組建和管理環節應該具備的共性特點。
[關鍵詞] 合唱團;組建;管理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19)12-0050-02
一、高職院校組建合唱團的重要性
當前,我國的高職院校普遍存在重專業、輕素質的現象,受到師資、硬件設施和學生藝術素質基礎等因素的影響,學校開設的藝術類的課程多以理論、欣賞為主,這種課程設置直接導致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課程缺少了互動和實踐,這種狀態進一步制約學生的藝術素質的提升。[1]
合唱藝術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它包含了視唱練耳、樂理、聲樂、文學等等知識。[2]合唱團是學生的第二課堂,在高職院校組建學生合唱團不僅可以豐富學校的校園文化,增強學校的藝術氛圍,還可以普及高雅藝術。通過長期、專業、系統的訓練加上大量的社會實踐積累,隨著合唱團的成長和發展,合唱團可以成為學校的素質教育基地,也是學校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是學校文化軟實力的有力表現,同時,還將成為學校招生、辦學的特色和名片。
二、高職院校合唱團的組建
在組建合唱團之前需要根據學校、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考慮組建一支什么類型的合唱團、面向全校還是僅在音樂學院、音樂系選拔合唱團成員、合唱團的規模等問題。
(一)合唱團團員的選拔對象
要考慮合唱團團員的選拔受眾面的問題,如果學校有專門的音樂學院、音樂系,而且生源充足,則可以只面向音樂專業的學生進行選拔。畢竟音樂專業的學生有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后期訓練起來相較于沒有任何音樂基礎知識的其他專業的學生會容易很多。針對女生多、男生少的情況,可以考慮暫時先組建一支女聲合唱團,隨著合唱團、學校的發展,在男生人數增加的情況下再考慮加入男生,實現合唱團從同聲合唱團向混聲合唱團的轉變、升級。如果男女生生源均衡,則可以考慮直接組建混聲合唱團。
(二)合唱團的編制
要考慮合唱團的編制規模、全團的男女生比例以及各聲部人數比例等問題。筆者作為贛州師專合唱團的組建者,在合唱團組建之前還充分考慮了合唱團將出現的團員畢業離團造成的聲部成員不足的情況。針對這種客觀現象,筆者從不同的年級、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合唱團成員的選拔工作,使得合唱團的各年級團員人數呈現“梯隊式”特點,以此保證合唱團新老團員的有序更替,從而維持合唱團的正常編制。
(三)合唱團的定位
要在合唱團組建之初找準合唱團的定位,要預判合唱團組建之后以及將來的專業水準,要制定合唱團的短期、中期、長期的發展目標,還要根據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人文環境和學校發展需要等情況來明確合唱團的發展方向、目的和宗旨。贛州師專合唱團依托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將合唱團建設成為贛州師專的名片和贛南地區的合唱代表為目標,以弘揚和傳承贛南客家文化、蘇區紅色文化為責任,以培養有才能、有品德、有擔當的青年一代為宗旨。
(四)合唱團的可持續發展
合唱團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學校從制度上給予支持。例如,將合唱團的日常訓練、比賽、演出等工作算作工作量納入教務系統,作為年度考核、評優評先的依據。學校領導、同事、聲樂教師的支持對于合唱團的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例如,聲樂教師積極為合唱團推薦優質的聲樂學生可以很好地促進合唱團的發展。
除此之外,可以充分利用學生會為合唱團的組建做好宣傳、動員、服務等工作。
三、高職院校合唱團的管理
合唱團的管理工作體現在與合唱團相關的方方面面,對于合唱團的發展猶如生命,沒有健全、完善、有效的管理便沒有合唱團的發展。
(一)制訂排練計劃
合唱團的組建工作完成之后,便要及時制訂合唱團的排練計劃。要根據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等專業能力情況來制定合唱團每一次的排練內容、難度、進度。排練進度要計劃到每一周要完成的目標。組建之初,排練內容應簡單、有趣,以激發團員的興趣,讓團員們在每一次的排練中都能體會到收獲感、成就感;排練內容不宜太復雜、難度太大,以免打擊團員們的積極性,應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則;排練進度不宜太快,要等團員們把上一個知識點(例如音程、節奏型等)掌握好之后再進入下一個知識點的訓練。要穩中求進,避免凌亂、無效的排練,欲速則不達。
贛州師專合唱團的每一次排練都有詳細的排練計劃。排練內容主要包括練聲和作品演唱兩部分。在合唱團的練聲環節結合了節奏、音準、音程、和弦和聲部訓練等內容。贛州師專合唱團自2017年10月30日組建以來,已經積累了不同風格、不同語言、不同難度的作品20多首。2019年9月,贛州師專合唱團參加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廳主辦的“我和我的祖國”全省高校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合唱比賽,獲得全省第一名(高職高專組)。
(二)固定排練時間和排練地點
固定的排練時間對于合唱團的管理工作而言非常重要。[3]固定的排練時間有助于團員們養成良好的守時觀念和習慣,而良好的時間觀念可以為合唱團的日常訓練節約大量的時間,有利于保證合唱團的排練效率。要根據全體團員的課程安排等情況共同商定每周固定的排練時間。
贛州師專合唱團每周固定在周二、周四晚上,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日常訓練。
(三)選拔合唱團團委
合唱團團委是合唱團具體的管理者,是合唱團的核心。合唱團團委應該由各聲部聲部長、若干名副團長和團長組成,人員應該從態度積極、能力出眾、責任感強、服務意識強的合唱團團員中進行考核、挑選。團委成員選拔完成之后要進行明確的分工,使得合唱團后期的各項工作能夠有條不紊地開展。
要定期召開團委會議,定期對合唱團的排練等工作進行匯報、分析、總結,做到及時發現問題、不足,及時改進工作,以利于合唱團健康、快速地發展。
(四)制定合唱團考勤制度
詳細、明確的考勤制度是合唱團的行為準則,也是合唱團各項工作有序、順利開展的有力保障。要安排團委記錄合唱團的每一次排練、演出、比賽等活動的出勤情況。
(五)建立合唱團的競爭機制
有競爭的集體才有生命力。可以將合唱團設置為“雙團制”。“雙團制”指的是“演出團”和“排練團”。“排練團”的成員是指參與日常排練的所有人員,“演出團”是從“排練團”中經過考核選拔的優秀團員組成的參加比賽、演出的集體。
(六)積極參與實踐活動
合唱團要在大量的社會實踐中不斷接受檢驗、獲得提升。合唱團在經過專業、系統、長期的訓練后需要在實踐活動中進一步鍛煉、完善。
贛州師專合唱團在組建、訓練3個月后便開始積極參加各種舞臺實踐,伴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演出實踐,合唱團的演唱能力、水平得到不斷的提升。
(七)建立合唱團檔案
一個著眼于未來的合唱團一定要有自己的發展檔案。
贛州師專合唱團安排有團委專門負責合唱團的會議、比賽、演出等事件的記錄工作。要將合唱團的經歷以及合唱團成員的點滴通過文字、圖片等方式記錄下來,傳承下去。
結 語
從合唱團的可持續發展考慮,學校應該充分尊重、保護合唱團的指揮老師。大部分學校的合唱團性質都是屬于團委下轄的組織,管理、訓練普遍比較松散。有比賽任務的時候,臨陣磨槍,臨時組織人員,短時間突擊一兩首作品去參加比賽,比賽活動、任務結束之后又回歸原來不重視、不過問、沒人管、沒人參與、沒人在乎的松散狀態。有堅持長期的日常訓練的合唱團少之又少。然而,合唱團的指揮老師除了要承擔跟別的教師相同的課務、科研、演出等工作量之外,還得犧牲大量的業余休息、生活時間去管理、訓練合唱團,長期以往,不利于合唱團指揮老師的身心健康,最終不利于合唱團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學校應該充分重視、尊重、保護指揮教師,可以將合唱團的日常排練、演出、比賽等工作納入教務系統,納入年度考核、評優評先的范圍。
(責任編輯:張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