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仕喜
蘇軾雖然在生活上歷盡坎坷磨難,仕途上幾回大起大落,但他樂觀豁達,置名利得失于度外,在苦難的生活中尋找一份養心又養身的樂趣。
蘇軾重視怡情養性,他清心寡欲,安于淡泊,身處逆境,仍舊充滿自得之樂。關于養生他講過這樣一段話:“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凡盡心,別無勝解。”這并不是消極遁世,逃避現實,而是借哲理的參悟,友朋的交游,山水的觀感,以陶冶性情保持心身健康。
蘇軾喜歡親自栽種或采摘蕨菜、蘆筍等植物做萊蔬,愛吃容易消化而多含蛋白質的鱸魚肉。他注意葷、素菜肴的比例配合。蘇軾比較注重食療、食補。用時雨沏茶煮藥,喝水以井水泉水為佳;用韭菜、姜絲、蜂蜜熬粥,他認為這樣的粥具有潤身的作用。
蘇軾對飲食方法也非常講究,他在《養生說》中談到:“已饑方食,未飽先止。散步逍遙,務令腹空。”蘇軾認為,饑餓以后再進食,縱是粗茶淡飯,其香甜可口也會勝過山珍海味。吃飯時不宜太飽,如果吃飽了還勉強進食,即使美味佳肴放在眼前也難以下咽。飯后一定要散步,要始終讓肚子是空的。正確的飲食方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預防疾病,還可以延年益壽。
蘇軾把養生融入生活習慣,他的作品中涉及養生方面的內容頗多,只要我們細心揣摩,認真領會,有許多值得借鑒的方法一定會給予我們養生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