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旭君
我們都知道腦梗塞的癥狀包括肢體無力、臉面歪斜、頭暈頭痛等,因此一旦老年人出現四肢無力、癱軟等現象,家屬通常容易先入為主地判斷是腦梗塞所引起的。但其實,也有一些病披著腦梗塞“外皮”的病癥潛伏在患者體內,讓人難以察覺。
急性癱瘓的常見原因之一
今年66歲的陳伯最近出現肌無力,并且病情在兩周內漸進性惡化,半個月前由于雙下肢無力在家中面朝地摔倒。送院后根據腦部MRI及相關檢查結果,當地醫院初步考慮是腦梗塞,但是對癥給予中藥及維生素治療后病情卻越來越嚴重了。
為了得到更好的治療,陳伯轉院到廣州繼續救治。廣東三九腦科醫院神經內一科主任王展航發現陳伯的癥狀是四肢均無力,并且病情呈漸進性,在為陳伯做腰穿檢查和一些相關檢查后,診斷陳伯得的是“格林巴利綜合征”。經過一段時間的對癥治療,陳伯明顯好轉,四肢的力量逐漸恢復,目前持物行走均較發病時靈活。
格林巴利綜合征到底是什么病?王展航介紹,這個病通常是急性癱瘓的原因之一,又稱急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病情常在4周之內到達高峰,若得不到有效治療,嚴重者會因呼吸肌癱瘓而危及生命。
老年患者易陷入腦梗塞“陷阱”
王展航表示,格林巴利綜合征以快速進展的、對稱性四肢無力伴反射減退或反射消失為特征,許多患者會有感覺缺損,如麻木、感覺減退。這樣的癥狀也就讓不少人會先去排查腦梗塞的原因,而老年患者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陳舊性腦梗塞的病灶,也就為誤診埋下了伏筆。
雖然和腦梗塞癥狀相似,但格林巴利綜合征也與其有所區別:腦梗塞一般是偏側肢體無力,同時癥狀為突發性,如突發手腳麻木無力,偏癱等;格林巴利綜合征則為對稱性肢體無力,一般常見為全身肢體無力,也有從下肢開始進展到全身,并且病情呈漸進性惡化。但是該病有自限性,進展期后進入病情相對穩定的平臺期。王展航指出,格林巴利綜合征只要在早期發現并確診,對癥用藥后效果良好,基本上不會留下嚴重的后遺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