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旭銘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
——題記
有人問遠方是什么?遠方有多遠?遠方是什么,誰也說不清。遠方有多遠,每個人又有不同。“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是啊!遠方無法形容,卻有許多人追尋。
在詩人汪國真眼中,遠方是目標?!拔也蝗ハ胧欠衲軌虺晒Γ热贿x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彼哪穷w對遠方向往的心飽含了對生命的熱愛、贊美、敬畏。舉目眺望遠方,縱使千難萬阻。只要熱愛生命,遠方自會到達。汪國真的遠方是在遼闊地平線,留下背影。
在馬可·波羅眼中,遠方不過是游歷世界,展望未來。對現(xiàn)存生活的厭惡,向往自由、名勝古跡。小馬可·波羅已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強烈好奇。游歷世界,使他見多識廣。他的遠方,是對外面世界的渴望向往。
擁抱遠方,再遠的地方,只要愿意邁步,都不遙遠。
在我眼中的遠方,是對未來生活的期許、理想。有時常懷想遠方是什么?懷想著走過小石橋,煙雨路,青瓦綠墻,映入眼簾。漣漣絲雨,在瓦上回旋、薄霧籠罩、靜聽雨聲。聽!遠方在呼嘯啟程,別再等。
海子說,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更遠的地方更加孤獨。
是真的?也許,尋,真的尋不到遠方,因為不能到達的地方都叫遠方。
有種遠方,碎了醉夢,流了年華。
尋,遠方,只是人生的一種追求罷了。
展望遠方,感青柳漫眼眸。
寄情遠方,品落江溫陽光。
(指導老師:李 ?明)
遠方之遐思
“山那邊是什么?還是山。其實很無趣。不過,去過的才有資格說。”這是韓寒為某戶外品牌代言時的一句廣告語,讓我們思考:一切的遠方,都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但懷抱對遠方的向往和腳踏實地去往遠方的努力,甚至親身到達遠方的行為,必須要有,那可能是我們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尋覓遠方是一種意識,到達遠方是一種行為,感受遠方的真實與殘缺是一種體驗,它們雜糅到一起,會讓我們明白內心真正的需要,了解自身所擁有的一切的珍貴。也許可以這樣總結:思想可以抵達遠方,靈魂終要回到心底。(肖 ?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