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營 桑長清 馬俊理 趙功強
【摘 要】寧波科技大市場采取政府引導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等方式,著眼“小核心大網絡”,構建起“全方位布局+多元化路徑+精準化服務”的網格式服務體系,廣泛深入精準開展企業需求征集工作,積極對接高校、科研院所,主動牽線搭橋,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是我區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重要環節,也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的關鍵所在。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新一輪機構改革中,在自治區科技廳專門設立成果轉化與科技服務處,負責自治區技術轉移體系建設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及產業化相關工作。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科技大市場;技術轉移;需求導向;經驗
中圖分類號: F124.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3-0229-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3.113
近日,科技廳組成專題調研組,由一名分管副廳長帶領相關人員到寧波市開展了專題調研。調研組對寧波科技大市場以及寧波轄區的鎮海區科技市場、中科院寧波材料所進行了考察學習。
1 總體情況
寧波科技大市場采取政府引導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等方式,以完善技術市場創新生態、開展技術供需雙向對接、助推產學研協同創新為建設目標,按照“展示、服務、共享、交易、合作”的思路,著眼“小核心大網絡”,構建起“全方位布局+多元化路徑+精準化服務”的網格式服務體系,廣泛深入精準開展企業需求征集工作,積極對接高校、科研院所,主動牽線搭橋,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2018年,通過線上線下促成產學研項目合作282項,實現技術成交額2.18億元。
2 主要做法與成效
(1)強化政府引導,構建多層次技術轉移體系。一是構建多層次科技大市場。在體制機制上,市本級科技大市場以政府主導為主,由市科技局牽頭、市生產力促進中心承擔建設和運營;縣(市區)級科技市場以市場化為主,如鎮海科技市場由鎮海區科技局籌建、寧波博士百川公司進行企業化運營。在功能設置上,線上平臺有發布、交流等全鏈條服務功能和科技商城、難題競標等特色功能;線下有實體市場,引進技術轉移、知識產權、科技金融等各類社會化科技服務機構進駐。在“網格式”布局上,引進專業服務機構建設了縣(市區)12個分市場;依托行業協會、商會建設了10個專業技術市場,形成了橫向和縱向多維度體系。二是大力培育專家型技術經紀人。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促使高校院所科研人員深入了解企業需求,服務地方產業。依托市內高校、研究院所、重點實驗室等,組建了近200名有應用研究基礎和企業合作經驗的專家型技術經紀人隊伍,深度參與企業難題診斷等工作,大幅提高技術轉移的效率,成為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服務的中堅力量。
(2)堅持需求導向,開展精準服務。一是深入挖掘技術需求(難題)。承辦中國創新挑戰賽等重大科技合作活動,依托各分市場和專業市場,每月舉辦5-6場技術需求對接會、專題技術論壇及報告會、培訓等活動,廣泛征集行業重大關鍵共性技術需求、區域產業關鍵共性技術需求和企業個性化技術需求,探索實施“以賽代評”科技計劃立項機制,對關鍵共性技術需求,在重大專項中直接立項。二是狠抓線下精準服務。建立了“需求挖掘→現場診斷→大數據分析→需求推送→精準對接→在線交易→擔保支付→跟蹤監理”的技術轉移服務模式,不定期組織專家型技術經紀人走訪企業,開展現場診斷、精準對接等服務,以滿足需求為切入點,引導企業轉變創新思路,逐步樹立開放創新的新理念。每年舉辦一屆科技成果轉化周和科技成果供應商大會、春秋兩場科技成果競價(拍賣)會、四場科技成果集市等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科研懸賞”和“研發眾包”工作。
(3)集聚大院大所科技資源,拓寬成果供給渠道。一是大力引進高能級產業技術研究院。采取“一事一議”“一院一策”的方式,不惜重金引進高端產業技術研究院,如引進的“中控集團寧波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市政府直接投資15億元左右。目前,寧波市已引進“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北航寧波創新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級產業研究院。二是大力引進頂尖人才和創新型人才團隊。實施頂尖人才引進計劃,以全職或承擔項目等方式,引進院士等頂尖人才;實施“甬智回歸工程”“3315計劃”,最高可資助1億元。目前,寧波市集聚“國千”93名、“省千”274名,累計引進院士近10名。高端智力的落地,快速促進了相關產業科技成果轉化。
3 下一步我區技術轉移工作的主要思路
寧夏技術市場自去年6月份運行以來,已入庫科技成果80089項,企業技術創新需求345項,技術專家3127名;通過“互聯網+高校院所”模式,吸納全國科研院所1017所,服務機構162家;舉辦企業培訓會42場,深入服務企業1055次;舉辦科技成果專場路演9場,線上對接會10場,促成技術成交額1353.7萬元。截至去年底,全區已登記技術合同618項,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12.11億元,同比增長64.99%。雖取得一定成效,但還存在技術轉移體系不完善、資金不足、渠道不暢、科技資源短缺、服務業不規范、技術合同成交額低等問題。
下一步,將充分借鑒寧波和東部發達省區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推動我區技術市場建設。
(1)加快建設區市縣三級技術轉移體系。一是盡快出臺《寧夏科技成果轉化實施意見》《寧夏技術轉移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等文件,營造有利于技術轉移的政策環境。二是加大財政支持力度,設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資金,以引導性資金、后補助、獎補等方式支持企業技術轉移轉化。三是加快建設寧夏技術市場2.0版,支持有條件的市、縣(區)、科技園區建設10個規范統一、數據融合、各具特色的分市場;依托行業協會、大型科技服務機構等建設5個專業技術市場。以石嘴山市、吳忠市為試點,采取政府引導結合市場化運作模式,引進專業化服務機構,為全區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
(2)打造以需求為導向的技術轉移模式。一是充分利用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中國創新挑戰賽、科技成果直通車等活動,廣泛征集挖掘行業重大關鍵共性技術需求、區域產業關鍵共性技術需求和企業個性化技術需求,對取得大賽名次或對接成功的項目,直接予以立項支持。二是以產業為依托,組建5支“科技成果轉化小分隊”,不定期赴五市及各縣區、科技園區、企業開展技術需求挖掘、現場診斷、科技體檢等全流程技術轉移服務工作。三是豐富技術交易手段和活動,在撮合交易的基礎上嘗試掛牌交易和科技成果拍賣,每月舉辦2-3場項目路演、會展、對接、培訓等活動,促進供需雙方對接。
(3)構建科技創新資源跨區域共享機制。充分利用東西部科技合作、閩寧合作機制,緊緊圍繞我區優勢特色產業,與東部省區高校、科研院所和技術轉移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或吸引其來寧設立分支機構,構建科技創新資源跨區域共享機制,為我區共性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引領提供支撐和服務。
(4)大力培育發展技術轉移機構和人才隊伍。一是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建設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并設立專職崗位,完善相關激勵機制,開展跨行業、跨區域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推廣服務工作。對服務績效優秀的技術轉移機構和技術經紀人,根據其年度促成的技術成交額給予一定獎補。二是培養100名專家型技術經紀人隊伍,鼓勵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專職/兼職從事技術經紀人工作;分批次選派骨干人員赴外省區科技大市場開展學習,提高業務能力。
(5)全面提升技術合同登記質量。將技術合同登記數和技術合同成交額納入各市縣科技創新工作考核指標。在市縣區、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園區設立技術合同登記點,指導挖掘收集符合條件的技術開發、轉讓、咨詢和服務合同,采取必要的激勵措施,做到“應登盡登、應統盡統”,力爭2020年實現技術合同成交額20億元,2025年實現技術合同成交額40億元。
【參考文獻】
[1]管泉,劉瑾,劉振宇,等.有關科技成果轉化率的調研報告[J].中國科技信息,2015(22):101-102.
[2]李鋒.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及技術轉移影響因素分析[J]. 統計與管理,2017(12):51-52.
[3]《河南科技》編輯部.安陽市技術轉移成果轉化工作成效顯著[J].河南科技,2017(23):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