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悅
(商丘學院,河南 商丘 476000)
“鋼琴即興伴奏課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綜合課,是全國高等師范院校音樂專業的必修課程。這門課程通常是在進入大學時才被學生所接觸和了解,相對自小就學習鋼琴及聲樂等課程來比,這門課程是陌生的,認識的也相對單一。”長期以來的教學模式都是堅持主專業的學習,而即興伴奏卻扮演著一門輔助的新課程,通常在學生的思維意識中不受重視,甚至是可有可無的來學習,大大的忽略了這門課在師范類教育專業中的作用和地位。
作為一名鋼琴專業的學生已經具備了演奏高難度樂曲的能力,然而面對一首簡單的歌曲卻愁眉苦臉無處下手;有的學生為了省事,把教師寫好即興伴奏曲譜照單全收,上課就是對照譜子練琴,這樣就完全沒有了即興伴奏課的意義,學生的思維沒有得到開發,把一節鋼伴課上成了練琴課。
我們總是想當然的認為鋼琴專業的學生鋼琴即興伴奏一定很好,比起非鋼琴專業的同學會強多,其實也不然,我們都知道鋼琴演奏都是雙行的五線譜,鋼琴專業點的學生對熟讀彈奏五線譜的能力是很強的,但是鋼琴即興伴奏是針對聲樂歌曲伴奏開設的課,要求演奏者在較短的時間內根據簡譜準確形象的編配適合歌曲的伴奏,而鋼琴專業的學生對簡譜是很少接觸的,更別提各個調式的簡譜認識,所以在鍵盤上對各個調式的熟悉程度是鋼琴專業學生第一要面臨的難關。
具備一定的鋼琴演奏技能是即興伴奏的首要條件,在即興伴奏中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能較好的彈奏即興伴奏是需要大概一年的鋼琴技巧練習課,有了良好的鋼琴基本演奏技能才會更快更有效的編配練習歌曲,在即興伴奏中,難免會遇到一些較高的演奏技巧,如果缺乏這些演奏技法也就無法很好的運用于伴奏中,這樣就會影響整首歌曲的音樂形象和情感表達,所以擁有一定的鋼琴演奏技能是掌握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重要條件。
鋼琴伴奏和任何實踐課一樣都是基于基礎理論知識之上的。以鋼琴專業學生為例,他們都具備很好的鋼琴演奏技能,但是由于理論知識的薄弱同樣導致即興伴奏能力的落后,理論知識的基礎是樂理,重點就是和聲,不管什么樣的伴奏型都離不開和聲基礎理論,和聲學的知識對于伴奏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編配一首歌曲掌握了正確的和聲體,歌曲的風格沒有分析正確也是不完整的,一些同學不管什么樣的歌曲都單一的運用分解和弦或琶音來伴奏,進行曲風格的與抒情風格的曲子伴奏型基本無差別,這樣的音樂形象和情緒就全無特點。每一首歌曲除了選擇合適的和聲編配外,歌曲的內容、情緒、風格、速度都要根據其自身的特點選擇合適的伴奏音型,只有這樣才能理解掌握好作品的音樂思想和情感內涵。
鋼琴彈奏能力是彈任何伴奏的基礎,要求學生熟悉鍵盤有較好的彈奏水平,相對良好的基本功,這是彈好即興鋼伴的必備和基礎條件。所以對于鋼琴專業學生來說擁有較好的彈奏水平和對鍵盤的熟悉度無疑是一大優勢。鋼琴各調式都是有規律的,遵循全全半全全全半這樣的規律,這樣我們在編配伴奏前先把曲調的音階多練習幾遍,這對于鋼專學生是不難的,就這樣孰能生巧再加上本來就具有對鍵盤把控能力較強的優勢,識簡譜難這個問題就很好解決。
在熟知了各調鍵盤不同位置后,對和聲準確掌握能力就是核心之所在了,這直接決定了歌曲的整體編配效果。和聲編配的關鍵就是能正確的選擇歌曲調式對應和弦的選擇,確定了調式調性后就用最基礎的和聲連接就可以了,最好在譜面上標記,加上長期的訓練和對和聲進行的熟悉度就會有了意識,時間久了熟能生巧就會越來越得心應手,加上本來就有的鋼琴基礎,久而久之一邊學習一邊研究都會自然地分析出優秀的和聲配置,存入大腦的和聲思維體也會越來越多。
我們都知道作曲是基于作曲技法的理論知識來對曲子的一種創造性思維的開發,每首曲子的體裁形式、背景、音樂形象、情感表達都是創作的前提,無論是從曲子的整體把握還是局部的處理,這些都必須建立在對歌曲的正確分析理解上,因此我們在拿到一首作品時就要分析作品的風格、幾段體、和聲織體等等。”每首歌曲調性調式不一樣,所配置的和聲織體也不一樣,這種即興與伴奏必須與音樂形象融合一起,都要隨著結構的變化而變化,其中的歡快、緊張還是悲傷的音樂情緒也都要隨之變化,這些都是在反復練習和思考中得到的結論。
即興伴奏永遠是一個沒有止境,需要漫長研究的一個課題,人們對這門課的認識,對彈奏水平的提高,彈奏技巧的形成,彈奏習慣的養成,彈奏能力的增強都不可能達到完美,是要從主客觀的兩方面不斷地認識和完善的。作為鋼琴專業的學生,能夠擁有良好的鋼琴即興彈奏能力是適應當今社會需求的必備條件,我國音樂事業蓬勃旺盛,即興伴奏應當成為音樂文化的傳播途徑,對于人們對和聲的認知,能夠在單旋律歌曲中能夠感受縱向的音樂元素,對促進我國音樂深層次普及都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