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燁
(黔西縣第三中學,貴州 黔西 551500)
在初中階段,雖然學生的美術教育不斷得到普及,但是由于受到種種因素的制約,教學中還存在諸如教師的教學模式單一、學生的美術學習意識薄弱、教師依舊運用傳統的教學評價等問題。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由于受到上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思維模式受到限制,定性思維嚴重。所以,注重培養初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美術教學中至關重要。
我們必須把課堂教學和實際緊密聯系,參與文化的創造和傳承,豐富美術課教學內容,使學生能順利地把學和用聯系起來。教師在課前布置作業時,讓學生通過網絡、書本等多種渠道了解與所學課程相關的內容信息,讓學生們在課上交流,了解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在此基礎上,學生大膽想象,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創作出生動且極富情趣而又個性鮮明的形象。 今后,我會繼續營造民主、輕松、合諧的美術課堂氛圍,運用開放的學習觀念、學習方法和學習評價,努力為學生創設主動發展的天地。愿我們的學生在開放的美術課堂中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發展美術的實踐能力,在美術的海洋中發展自我、個性飛揚!我會繼續營造民主、輕松、合諧的美術課堂氛圍,運用開放的學習觀念、學習方法和學習評價,努力為學生創設主動發展的天地。愿我們的學生在開放的美術課堂中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發展美術的實踐能力,在美術的海洋中發展自我、個性飛揚!會繼續營造民主、輕松、合諧的美術課堂氛圍,運用開放的學習觀念、學習方法和學習評價,努力為學生創設主動發展的天地。愿我們的學生在開放的美術課堂中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發展美術的實踐能力,在美術的海洋中發展自我、個性飛揚!
教學評價是一節美術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師的評價應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關注學生的作畫習慣,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關注這節課是否培養了學生的學習習慣,關注學生的審美體驗是否得到提升。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學生的綜合評價,在知識的理解和表現中,學生的表現參差不齊,為了挖掘每一個學生的潛在能力,根據學生的個性及作品造型特點的不同,分別進行鼓勵和引導,是每個學生都得到個性的張揚。只要教師細心觀察,從中發現學生自己的思想,可以在他們的繪畫態度上,甚至從反面挖掘閃光點,燃起學生的學習激情。以上是我這段時間的教學體會,再以后的教學中我會繼續探討研究,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上好每一堂美術課,在積極的教學實踐中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自身的教學環節,有效的把新課改的精神精髓運用到課堂中去。
初中美術教育以審美教育為主,是教育界早已肯定的教學方向。審美能力的提高僅僅*學生技巧的提高來實現是不可能的,只有將欣賞放在技能的前面,讓學生在美術教學的基礎上,拓展自己的思維,分辯美與丑。在自己作業時,盡量將畫面美化,如初一中國畫《鳥語花香》要掌握中國畫的特性畫出不錯的中國畫是很難完成的,所以課前我把這次中國畫的教學分成幾塊:一、荷花。二、梅花。三、竹子。四、鳥。按照順序每節課在黑板上展示范畫,并在教師的引導下了解其技法的運用。學生通過循序漸進的臨摹學習來學習中國畫的技法。通過以上的學習最后讓學生通過所學的知識完成一張創作畫,學以致用。
科學化的美術教學手段能促進學生們右半腦的發展,讓學生們觀察周邊事物的敏銳度以及準確度大大提升。為此,初中美術教師需要結合當前的美術教學現狀,采用多樣化的、科學的教學方法,激發出學生對美術課堂的學習興趣。例如,初中美術老師可以借助于靈活的情境教學法,組織學生們開展的情感活動,把美術教學同學生們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在初中美術老師講解一些色彩知識時,可以摒棄單調的講解原色、間色、復色等等知識,通過設置各種課堂情境進行這些知識的講解說明,老師可以向學生們提問:“相同款式的箱子,為什么人們會覺得深色的箱子會更加沉重一些?”“在中國的喜慶場合,人們需要佩戴哪種顏色的衣服比較喜慶?”通過老師的這些貼近學生們日常生活的提問,帶動起學生們的興趣,引起學生們的共鳴,使學生認識到美術知識的意義。
為了陶冶學生的情操,豐富學生的課外文化活動,引導學生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充分發揮出來。本學期一開始,就積極組建興趣小組并開始活動。每兩周組織興趣小組的學生在美術室活動一次,每次都有每次的訓練內容,對學生進行中國畫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法傳授。由于學生具有一定的美術興趣,學生雖一點基礎都沒有,對一些基本的技法剛接觸,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繪畫水平有了進一定的提高。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但著是不夠的,應該再加上一條,“學而不做則浮”,這樣就比較完整了。俗語說,沒有適宜的環境,花兒再美也會同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同樣,沒有適宜的教育教學環境,創新亦只能成為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