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琪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石家佐村學校,河北 保定 072150)
數學這一門學科在教育教學中,占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上,都起到了 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數學這一門學科是一項極其枯燥乏味的課程,理論性比較強,學生難以提起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教師一定要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想辦法調到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本文主要對應該如何將數學建模思想有效的運用到小學數學建設中去進行了分析討論,并且對此提出了一些措施,希望對小學數學教育有所幫助。
數學建模思想,就是將數學中的實際問題進行一些假設,然后設定一個特定的數學結構,將比較抽象的數學文字或者圖形轉換成非常直觀的模型,然后對數學的內容進行解釋,或者對數學研究的對象未來的狀態進行預測,有效的解決數學中的實際問題。將數學建模思想有效的運用到數學教育中去,對學生學習數學是非常有利的。
數學建模思想要想合理的被運用到數學教學中去,還需要我們不斷的進行實踐探索,數學建模思想是一項使用非常廣泛的教學模式,下面主要依據建模思想的分析概述和近些年小學數學教學的具體實踐經驗,提出了如何將數學建模思想有效的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舉措,主要有下面一些內容:
(一)培養學生對建模思想的認識,在教學中充分表現出模型思想的主要方法策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如果出現一些比較難的問題,可以使用建模思想進行解決,建模思想是對數學問題解決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認識數學的主要方法,能夠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的快速理解。數學在我們生活中也隨處可見,讓學生仔細觀察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鼓勵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要聯系到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腦海中建立一種數學模型,這有助于數學問題的解決。
(二)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在學生學習數學的時候,一定要具有很強的感知能力,尤其是對建模思想要有初步的感知,了解使用建模思想的主要目的,然后再對數學問題進行充分的了解,找出數學問題中的主要特點或者事物之間的共同之處,然后再進行數學模型的建立。另外,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不斷的進行創新,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不斷的對舊知識進行回顧,在此基礎上學習新知識,這樣做有利于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并且能夠很快的學會新知識。
(三)培養學生充分認識數學問題的本質,當教師將數學建模思想運用到數學教學中的時候,要讓學生充分了解到建模思想和數學內容是互相聯系的一個過程,并不是相互獨立的個體。建模思想主要就是將數學中抽象的問題以及數字進行轉換,使其直觀性增強,這有助于增強學生對事物的了解程度。因此,在對建模思想進行運用的時候,一定要將這種思想和整個數學教學的內容充分聯系起來,使其成為一個整體,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建模思想的重要性,同時教師也應該對學生進行建模思想的培養,提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當教學生學習正方形或者長方形的時候,教師往往教學生對現實生活進行觀察,例舉現實實例進行教學,比如桌面或者黑板這些具體的實物,但是并沒有透過事物的具體現象看本質,教師應該培養學生親自動手的能力,讓學生對具體形狀進行測量,看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具體特點和兩者之間的區別在哪里。這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四)教師要對建模的過程進行完善。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在運用建模思想的時候,不能只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還要以課本為依據進行教學,數學課本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學工具,課本中的內容都是根據教學大綱設計出來的,其中具有很多的應用實例,這些實例都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并且都接近現實生活,教可以將其充分利用起來,以此為依據建立數學模型。舉例來說,在數學加減法教學的時候,小學數學課本中都會出現一些關于蘋果、鴨梨的具體實例,像蘋果和鴨梨就是比較不錯的數學模型,蘋果和鴨梨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看見,學生對其非常的了解,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并且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盡量使用教材上的實例,當然,教師也要不斷的進行自我能力提升,不斷對教師方法進行創新。
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但是由于其缺乏一定的人文性,枯燥乏味,讓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導致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教師找到一個科學合理的教學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數學建模思想就是一個比較合理教學方式,但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還沒有得到充分的應用,還需要教育者對建模思想進行有效的探索,不斷的總結教學經驗,將建模思想有效的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本文主要對建模思想該如何有效的運用到小學數學教育中而展開的討論,并且提出了對建模思想運用的方法,希望給小學數學教育者提高一些有利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