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燦
(江蘇省徐州市豐縣初級中學,江蘇 徐州 221700)
在傳統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無法有效激發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進而導致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初中語文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是小學和高中語文教學的過渡期,其教學水平能夠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對落后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以此來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為學生的語文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進而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加強對初中語文教學的多元化教學方法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
多元化教學不僅包括教學方法的多元化,同時也包括教學思維和教學層次。這就要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要多角度、開拓性的開展教學活動。初中語文作為小學和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過渡期,其對于學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從簡單的聽、說、讀、寫向知識擴充、情感熏陶和深度理解等更高層次轉變。所以初中語文教學目標也需要從單純的知識技能向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多維方向延伸。而多元化教學方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則可以更好的實現多維教學目標[1]。多元化教學方式能夠根據學生在個性和能力上的差異,采取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另外,初中階段是學生三觀形成的重要時期,而語文學科具有較高的人文教育價值,其對于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具有較大的影響。而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教師不僅需要為學生提供分析、解讀和指導,同時還需要注重對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個人興趣的培養,通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科的整體感知,進而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個性張揚、追求自我。在語文學習中,他們的學習態度能夠對他們的學習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但是在傳統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為課堂教學的中心,課本為教學的主要依據,教學方式則主要以教師講解和板書為主,在這樣枯燥、落后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很難對語文學習提起興趣,進而導致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不佳。為了改善這一現狀,初中語文教師應當要結合初中生的年齡特征,采取多元化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2]。這就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適當的放手,將更多的主動權交由給學生,為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平臺,教師則需要做好聆聽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即可。如此一來,既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可以促進學生發散性思維的發展。另外,教師還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例如,在以環境保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主題進行寫作訓練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并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初中語文教學不僅需要以傳授學生基礎的語文知識為目標,同時還需要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和感知能力。初中語文教材中包含了題材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學作品,這些文學作品都是經由大量的專家學者精心研究進行選擇和編排的,是非常適合初中生閱讀的文學作品。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并豐富課本內容呈現的形式,以此來調動學生對課文學習的積極性[3]。例如,在對《劉姥姥進大觀園》這一課文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對課文進行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扮演課本中的人物,進行情景再現。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對人物的性格和心理進行揣摩,如此便能引發學生對人物的深入思考,進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并且通過角色扮演來呈現課文,也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雖然語文學科不像數學等理科學科一樣,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復雜性,但是如果學生沒有掌握合適的語文學習方法,語文學習能力同樣很難得到提升。這就要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多元化的點撥方式,注重教學點撥時機,幫助學生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比如,對于思想情感比較豐富敏銳的學生,教師就可以當他們在對課文進行初步了解后,采取聯想點撥的方式,幫助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更加深層次的理解。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采取多元化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彌補傳統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使得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得到明顯提升。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要以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為出發點,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的對教學內容進行理解和掌握,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