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崗
(重慶市永川景圣中學校,重慶 402160)
農村高中在勵志教育活動中段煉班級學生班委干部的組織管理能力很重要,筆者從事班主任工作21年對高中班級管理有一定的探索,在這里把班級管理經驗的點滴感受呈現出來,與各位同仁分享。
勵志教育,我的理解就是,勉勵學生從小樹立生活奮斗目標,并積極創造條件實現理想的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教育后進生,走出人生低谷,展望光明的前途。勵志教育的核心任務就是采取各種方式有效地激發他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待,釋放被壓抑了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挖掘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潛在的巨大能力。經過長期觀察發現,后進生存在普遍性的心理特點:期待與焦慮。他們期待別人相信他們能夠進步,變為好學生;同時,又焦慮自卑,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別人會看不起自己;還可能有懼怕心理,怕挨批評、受處分。現在讓班級學生班委干部參與到勵志教育活動的中來,目的就是為了給后進學生創造一個寬松的勵志環境,反正大家都是學生,不用畏懼長輩嚴肅的臉色,更不用擔心別人戴著有色眼鏡審視自己,因為我們的班級學生班委干部是主動走近他們、親近他們的。所以,鼓勵班級學生班委干部參與勵志教育活動并發揮積極作用,效果將非常明顯,不僅可以幫助班級學生班委干部不斷地改進和提高工作水平和業務能力,而且對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班級學生班委干部隊伍的建設,強化學校德育工作,扎實有效地推進素質教育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班級的學生行為規范管理工作中,如何幫助學生克服消極不滿情緒并激發學生的成功需要,是我們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研究課題。特別是那些后進的學生,他們抗干擾能力差,對自己的前途茫然、無奈、自卑,有來自家庭、學校的壓力但又缺乏明確志向,一天到晚渾渾噩噩,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等他真干了點“自己想做的事”,那多半準是些讓家長、老師頭疼的事。其中,有一個普遍現象,這些孩子犯錯后,你讓他反省,一般都會找“空虛或無聊”為借口來搪塞他們缺乏勵志目標的事實。因此,對后進學生進行勵志教育是學校開展德育教育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實踐證明:班級學生班委干部隊伍在學校的常規管理工作中是一支重要力量。學生會工作開展的怎樣,取決于對學生干部的培養,而培養班級學生班委干部必須是在活動中進行。因此,在轉變后進生的勵志教育活動中理應發揮班級學生班委干部的積極作用,讓勵志教育活動既是學校激勵后進生的一種重要手段,更應成為一個班級學生班委干部在幫扶后進生過程中發現自我、提升自我的舞臺。
在勵志教育活動中,學生干部做得最多的工作是“溝通”,不得不做的事情是“忍讓”。活動中,我們要求班級學生班委干部尋找幫扶對象的“閃光點”,目的就是引導他們學會溝通,找到與后進生之間的共同語言,然后把自己的意圖告訴對方,以期獲得對方的理解和支持。舉個例子:高2020級(6)班的馮英同學,性格暴躁,班級學生班委干部羅世培同學認為在他身上實在找不到比他那頗有寓意的名字更好的“閃光點”,就以偉人毛澤東為例夸了她,結果當即就被他惡語中傷。當時氣氛很緊張,后來,老師出面調解,馮英同學不僅克制了自己的情緒而且還誠懇地道了歉。“忍”字頭上一把刀,我們的班級學生班委干部就是在為同學們服務的過程中,學會了忍讓,鍛煉了自己的忍耐性。
勵志教育應該以賞識為前提,激發被教育者的自理能力、抗挫折能力和良好的團隊精神,引導學生追求真善美,從而培養起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素質。針對一些紀律松散的學生,2018年上學期,我校學生管理部門開設了“勵志教室”(鐘樓大會議室),按期、分批把他們集中到“勵志教室”上早、晚自習,開展“陽光”教育。第9期共有15人參加學習,集中某些班級中在當月操行文明分排名最末位的學生組成。“陽光”教育入學第一課,是我校聘請的專任心理學老師胥麗主持的,由我班班長陳忠清同學和副班長羅世培同學主講,主題是“讓我說說你的好”。這節課準備的比較充分,材料是經過十個班級學生班委干部花了一周的時間走訪調查并整理出來的材料。這十個學生干部根據學生管理部門“學會賞識,尋找閃光點”的指導思想,對那15個后進學生的家庭狀況、同學關系、平時表現等方面作了深入細致的了解。在整理材料的過程中,后進生“糟糕”表現背后的故事,讓許多班級學生班委干部感觸很深,紛紛表示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幫扶他們。
在勵志教育活動中,我負責制定勵志計劃,具體幫扶活動的開展由班長進行合理調配。大部分工作完全放手讓他們去做,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例如,邀請勵志教育專家或者對此有研究的教師為每期參加“陽光”教育的學生做一次勵志育講座;為六個年級的演講團學生請口語老師進行活動前培訓等事宜,我才出面協調處理,對參加勵志教育活動的班級學生班委干部,我們的要求比較嚴格。比如,要求每個參加活動的班級學生班委干部都要掌握3-4個正面的勵志實例,針對幫扶對象制定具體的幫扶措施,寫一篇勵志演講稿,給后進生制定階段性的奮斗目標并有工作小結,每周一次進步事跡報告會,表揚那些幫扶對象有進步的班級學生班委干部。一系列的幫扶措施,讓班級學生班委干部與后進生之間架起了愛的橋梁,使后進生感受到了來自集體的溫暖。同時,也讓班級學生班委干部客觀地認識到了自己的長處與需要提高的環節,培養了一種提升自我、對未來成功充滿信心的健康心態。
在勵志教育活動中,班集體各部門在學生會辦公室的協調下,做到了思想統一、目標一致,做了大量的工作,表現了較強的凝聚力和戰斗力。2018年我校第9期接受“陽光”教育的15名學員,在師生共同努力下,有11人順利結業。其中顏銀龍、喻青兩位同學被評為“行為標兵”。拿破侖曾經說過:“一個人最大的幸福就是他潛在能力得到最大程度地發揮”。所以,當期望轉變為現實,參與勵志活動的雙方都體驗到了幸福感,并喚起挑戰自我的興趣。特別是主導勵志活動的班級學生班委干部,當看到自己的幫扶對象有了進步,他們在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責任中感到了滿足與充實,體現為一種美好的成就心態,并內化為教育自我、發展自我的動機。從而把在活動中體驗到的快樂與幸福,升華為生活的意義。然后,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再面對后進學生時,他們將用欣賞的目光去期待,用寧靜的心去等待,并學會享受自己的工作。一旦形成這種品質,我們所倡導的在活動中鍛煉班級學生班委干部組織管理能力的目標就基本實現了。
勵志是為自己鼓勁,為自己喝彩勵志不是空喊口號,不是裝飾自己勵志是為了讓自己懂得堅持,懂得奮斗。勵志是力量,勵志是智慧,勵志是能源,勵志是精神力量,勵志讓我們在陽光下勇往直前,讓我們披荊斬棘沖鋒在前。那么,勵志教育就像一劑亢奮素,不斷地向學生注入新的營養,讓學生始終保持一顆激進的心,這樣才能有一份飽滿的熱情投身于學習與工作中,才能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