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爽 李璐
(桃源縣三陽港鎮中心小學,湖南 常德 415700)
近幾年來,由于湖南省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特設崗位計劃教師和定向培養的公費師范生培養計劃,來到湖南省各個地州市的農村學校任教的青年教師越來越多,他們的到來解決了許多農村學校師資總量不足和結構不合理等問題,改變了往日農村學校的面貌。但在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各界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愈來愈重視,這也讓農村小學教育教學有著更大的挑戰。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學能力,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已成為農村小學青年教師的重要任務。
這幾年,農村中小學青年教師的比例不斷增加,這些新上崗的教師工作積極性高,也具有很強的上進心,大多數在學校擔任著重要的教學任務。但由于剛剛步入教學崗位,他們往往在教學上缺乏實踐的經驗和相應的學科教學素養。首先是表現在把握教材整體上有所欠缺,如很多備課、教學目標確立、課堂教學活動安排、教學內容與教學環節的處理等都帶有隨意性和主觀性。
想要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需要從多個方面做起,首先是提高青年教師發展意識,學校和教育部門為教師提供一些專業發展的渠道和機會,例如參加進修培訓、聽講座、現場觀摩等。尤其是在一些農村地區,外出參加培訓或學習的機會比較少,有時有較好的機會還要受到經費等問題的限制,他們逐漸失去了職業發展的信心,時間長了還會放棄專業發展。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農村學校里也有著一批專家型教師。青年教師的成長需要團隊的合作,更需要這些骨干老師的引領。但剛參加工作的青年教師大都不擅長和不注重與人交流合作,團隊合作能力稍有不足,這也錯失了一些借鑒與交流的機會。課堂因交流而豐富,能力因互鑒而提升。青年教師要想提升教學能力,首先應擁有開放的視野,不斷汲取他人智慧,豐富個人思想內涵。
1.全面加強個人素質,夯實基本功。教師提高自己的素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專業素質。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必須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加強學習,更新知識,提升技能;二是新課改理念。教師應該根據新課改的要求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把新課改的精神落到實處;三是師德修養,教師有足夠的事業心、責任心、愛心、信心,才能把每一堂課當成一件藝術品來雕塑。
2.盡快熟悉教材,搞清教材間內在的邏輯聯系。俗話說萬變不離其宗,不管教哪科都先要認真研讀課程標準才能對課程有個整體的把握。摸清教材不僅要鉆研教材里的大字、小字,甚至連引言、圖片都要認真去推敲。青年教師在備課時還要充分利用教參,遇到拿捏不準的問題要立刻查資料或請教別人。
農村青年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需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適應時代的變革,方能與學生這一學習的主體良性互動。
“青年教師的發展狀況如何,決定著學校的未來”。讓農村青年教師進修學習,要帶著任務出去,帶著成果回來,帶著實踐工作。總之,農村學校的發展離不開一流的師資隊伍,學校應加大對教師培訓的支持力度,讓青年教師在培訓中不斷體驗到生命的意義,不斷開發潛力,超越自我,真正做到創新、務實、與時俱進。
1.同伴互助資源共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現在的農村學校青年教師數量多,同伴互助是提升自我教學能力不錯的方式。現代網絡是獲取信息的環境、學習交流的環境,也是資源共享的環境。培養青年教師可以結合集體備課活動進行,也可以充分依托網絡的教育功能,利用同伴互助型的培養方式,進行專業培訓。
2.名師引領借力登高。青年教師的成長除了在同齡人之間的交流切磋,取長補短中提升,更需要來自名師引領的力量。“青藍工程”是打造骨干教師的搖籃工程,是當下的農村學校普遍實行的形象工程。在許多農村學校,一批業務能力強的中年教師是學校的中流砥柱,“青藍工程”能提供給他們很好的平臺施展個人才華,將他們的教育教學經驗傳授給一批青年教師,讓這批教育教學新軍加快成長。
3.搭建平臺智慧碰撞。參加教學觀摩與比武活動是加速青年教師成長的必經之路。首先,學校加強校內教師之間,各個學校之間互相進行教學觀摩和教學交流,也可以聘請本校、外校、外地的名優教師、學科的帶頭人、骨干教師、專家等來過來聽課、評課,對教學進行一些研究和指導。其次是委派青年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學研討活動,讓他們在教學比武活動中得到歷練,在教學觀摩活動中得到成長。
總之,優秀的青年教師是教育系統中的精英、學校的頂梁柱,是一所學校的寶貴財富,也是學校發展的后勁和源泉所在。對每一位農村青年教師而言,提升個人教學能力既需要外在支持,更需要內在動力。學校做好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一定會有更多優秀的青年教師活躍于農村教育的舞臺,讓學校迎來教育教學質量的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