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俊鑫
(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中寧縣大戰場鎮寬口井中石油希望學校,寧夏 中衛 755100)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成為了小學數學教學發展的重要方向。相較于其它創新教育模式而言,信息化教學模式作為具有多年實踐應用經驗的經典教學輔助技術,其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在豐富課堂教學模式的同時,增強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這對于推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趣味性原則是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予以應用的基礎原則。因為信息技術是服務與小學生的教學方法,所以其必須要滿足小學生的認知需求。從小學生的心智發育水平來看,知識的學習具有趣味性能夠實現對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并提高他們在學習中的情感體驗,這對于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學習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恰當性原則是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關鍵原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技術,其主要存在價值是幫助教師完成數學教學任務,但因為信息技術對學生有較強吸引力,所以有些教師很容易在課堂教學中濫用信息技術。這會導致信息技術的教育價值大打折扣,學生的審美疲勞也會因此得以出現,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工作由此進入到困境。所以,為了保證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保證其在課堂教學中恰當的出現至關重要。
直觀性原則也是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重要原則。從學生的學習角度來看,他們之所以喜歡信息技術,就是因為其能夠將抽象的知識以具體、形象的方式展現出來。所以,教師在教學設計中,一定要保證信息技術在知識表達方面的直觀性,保證學生看得懂、學得會,進一步提高學生在信息化課堂上的學習體驗,增強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認知和理解效果,從而實現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實現對信息技術應用的有效性提升,就必須要讓學生對信息技術教學產生欲望,并能夠依托信息技術來完成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激發。從小學數學知識內容角度來看,其有很多知識都適合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但想要保證其效果,需要教師進一步掌握學生的認知興趣和學習需求,為此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就變得十分重要。例如在進行《圖形的運動》一課的教學中,因為學生對圖形運動的認知有限,所以他們的學習興趣相對偏低。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需要通過對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讓學生通過觀看信息技術,來發現《圖形的運動》知識點的魅力,并在信息技術內容的引導下,產生知識的探究欲望和學習主動性,為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實現對數學知識的化繁為簡和由難變易,這可以讓學生在他們的認知能力基礎上,以他們所理解的方式進行數學知識學習,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由此得以提升。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興趣,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設計時,仍要融入趣味化內容,以實現對學生的學習動力激發和保持。例如在進行《長方體和正方體》一課的教學中,因為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限,再加上他們已經形成的長方形和正方形觀念,使得學生很難依靠教師的口述教育,去完成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知識的有效理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以運用信息技術,以動畫Flash的形式進行長方體和正方體知識的講解,讓學生通過觀看Flash去明白長方形和長方體之間的區別和關系,為增強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帶來支持與幫助。
“應用信息技術,開展高效課堂訓練”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最關鍵的教學環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托信息技術的趣味性特征,來實現對數學知識內容形式的有效轉變,讓數學訓練更具有趣味性和游戲化特征,由此來完成對學生參與課堂訓練主動性的激發。例如在完成《多邊形的面積》一課教學后,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各種各樣的多邊形,然后讓學生按依靠手中七巧板進行圖形拼裝,讓學生在游戲模式中獲得良好的訓練體驗,同時獲得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鍛煉,并借助七巧板去完成對多邊形面積計算環節中輔助線的強化記憶,為學生的學習進步帶來支持與幫助。
綜上所述,做好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信息化教學技術的應用分析,是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進步,推動小學數學教學水平發展的重要措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應用價值的基礎上,結合對課堂教學目標、學生學習需求的掌握,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模式,確保學生可以獲得良好的課堂學習體驗,并實現對學生的數學素養培養,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也可以獲得數學思維、應用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小學數學的素質教育目標,為小學數學學科的創新教育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