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萍
(南昌市豫東學校,江西 南昌 330012)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完善,英語作為我國學生必須學習的一門課程,其課堂教學模式與方法已經得到了國家教育部門的重點關注。英語作為初中階段課程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個人發展方面十分重要。因此,教師在開展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將學生的需求與發展放在第一位,不僅重視學生對英語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更加突出了借助英語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要性。采用合理的課堂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訓練,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讓學生主動去思考。英語文化和漢語文字其實一樣,在各自的國家領域里都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英語的歷史背景、人文情懷、語言的演變和特點都具有其獨特的魅力。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師在開展英語課堂教學過程當中,要抓住課本內容中讓學生感興趣的點,根據課程內容,設計多彩有趣的教學環節,激發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的興趣,把要講授的內容和學生感興趣的東西相連在一起。通過這樣的方式啟發引導學生,自覺發散思維,主動思考。所以,教師應該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善于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興趣,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1]。
在現階段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大部分時候都是老師站在講臺上講,學生坐在下面聽,對于英語知識的接受充滿了被動性,無法主動思考。遇到更加深奧的問題時,學生根本無從下手,由此可見,學生的自我思維能力不夠強,以至于在面對這些問題時沒有好的解決辦法。因此,教師應該設計一些合理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例如,教師可以準備一些英語諺語,在課堂上呈現給學生,讓他們大膽猜測相應的漢語意思。英語諺語的表面意思和漢語有時相差甚遠,這樣的猜測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課堂興趣,還能促進學生拓展思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新課程改革標準中明確提出教育教學要始終堅持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師要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英語知識能力。
英語思維,換句話來說就是用英語進行思考。想要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首先要提高通過英語思考問題的自信心,不能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的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鼓勵學生大膽說英語,消除緊張心理。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加強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比較英語和漢語之間差異,理解和掌握不同語言的特點,才能促進學生進一步的了解并掌握英語的用法。再次,要加強英語的邏輯性訓練,讓學生做到活學活用。
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生和科學家的智力活動從本質上說是一樣的,無論掌握一個概念還是解決一個問題,發現一個科學理論,都是一個主動的過程。所以,教師開展初中英語教學當中,一定要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這對于學生拓展思維和其自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
隨著英語課程在我國教育課程當中的普及,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便成了英語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一目標的實現,必須要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在英語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應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利用錄音機、圖片、對話造句的方法,讓學生身臨其境,完全通過英語來進行溝通。當學生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教師不應該直接說出答案,而是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帶著自己的問題去書中尋找答案。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很容易受到感染,就會主動思考學習。所以,初中英語教師應該注重創設良好的英語教學環境,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自主思考,提高英語思維能力。
語言活動與思維活動在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當中缺一不可。所以,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來理解和掌握英語理論知識,以及在生活實踐的過程當中如何去運用。只有當學生掌握英語的表達技巧,才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進而促進英語能力的提升[3]。
思維導圖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思維工具,很多地方的學校已經將其應用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它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發散思維,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比如,在學習單詞的用法時,教師可以通過一些順口溜、口訣來降低知識的難度,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快速記憶單詞用法。這樣不僅課堂教學生動有趣,還增加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心,促進思維能力的提升[4]。
總而言之,我國開展英語教育的重點應該立足于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的工作重點不僅在于提高學生英語成績,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為培養優秀人才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