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哈爾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南崗分局,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在城市化發展進程中,要對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進行統籌規劃,確保能夠高效的利用土地資源。建立良好的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要根據我國資源總量、類型和情況以及經濟發展水平,兼顧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因地制宜,積極而有步驟地調整不合理的用地結構和布局,使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永遠處在綜合效益最大化的動態優化狀態。
要建立完善的政策制度,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為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與管理建立法律基礎和政策保障。在土地管理中,土地資源管理的各級部門擔負主要責任,要從提地資源機構到地方的土地管理部門,使土地管理責任得到落實,若出現問題,有負責人直接承擔后果,以不斷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其次,健全法律法規,土地資源管理中的問題錯綜復雜,多種多樣,我國需要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遇到些嚴重的土地資源利用與管理問題,要使用法律手段進行處理。
各級政府要站在全局的戰略高度,把經濟工作的重點集中在資源節約利用上,杜絕土地資源和資產的浪費,積極構建節約型社會。各級政府機關及下屬企業要充分認識到土地資源的重要性以及當前土地危機的現實,加強土地法制建設,杜絕以地換效益、換利潤、換政績的行為。進步研究和完善建筑用地的定額指標,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大力推廣和實行土地的用途管制機制,嚴格審批各類開發區用地,避免侵占耕地和造成土地資源浪費。對于建筑用地侵占耕地的行為,要采取占用耕地補償的措施,嚴格審查補充耕地方案和資金落實情況,開墾等同面積和質量的耕地作為補償,并提高占用耕地的成本投入,保護耕地不受侵害。
集中開發研究,推廣、生產區域,整合現有土地。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產業政策,調整優化產業結構。選出最有利的產業發展模式,降低生產成本,實現低投入、高產出。挖掘現有存量建設用地潛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定期普查存量建設用地資源,對于閑置用地進行整治和管理,充分利用閑置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實現土地集約利用和管理,加強土地使用前的審批、建設中的管理和使用后監督工作,杜絕圈占土地、粗放用地現象。
結合我國目前土地利用狀況和基本國情,根據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充分認識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情況,在此基礎上,逐漸實現穩定高效利用土地資源和可持續利用,確保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必需用地。在確保足夠耕地面積的前提下,通過各種渠道和辦法,充分發揮土地資源的利用潛力,以滿足城市化和工業化必需用地的需要,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
土地資源是有限的,是極其稀缺的,并且是需求量較大的自然資源,因此,僅僅依靠土地資源的數量是不可行的。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通過可持續利用土地資源既能夠保證現有的生態環境,還能夠改善原來惡化的生態環境,由于土地逐漸得到合理化利用,土地逐步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和改善,生態環境總體向好。因此,可持續利用土地資源會使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更加適于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進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大耕地保護力度,維護土地市場規范。加強土地執法監察隊伍建設,建立分管機制,做到各級單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權責明確;同時,要加強公安、司法、稅務等部門的協同合作,清除土地管理中的腐敗現象,維護土地管理的良好秩序,對于違反土地調控政策、非法建筑和開采、浪費和破壞土地資源的行為,要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非法低價轉讓國有土地,破壞土地資源、侵害民眾利益的行為,要追查到底、嚴肅處理。要制定統的征地制度,維護農民的土地權益,激發農民保護耕地的主動性。
加強農田建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農作物產量。深入開展土地整理復墾和開發,在原有耕地面積的基礎上提高糧食產量,增加農民收入。在調整農作物產業結構的過程中,不能縮減耕地面積、破壞耕地質量,保護農用土地資源。其次,加強建筑用地管理,提高建筑容積率,加強對地下空間的利用和建筑立體空問的開發,爭取用最少的土地,解決最多的問題。
總之,為了提高生產力,加快經濟建設步伐,必須認真研究分析土地資源,充分合理利用和保護每寸土地,使有限的土地資源發揮出最佳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為人類提供更多的物質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