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龍女
(江西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院,江西 南昌 330038)
高校資助教育過程中,資助育人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高校在立德樹人教育中需要重點把握資助育人這一教育形式。現階段,由于網絡發展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或者信息傳輸工具,可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將大學生的數據核信息統一匯集,創新具有價值的信息網絡,當然,這樣的育人方式,是對傳統育人模式的轉型。
高校資助育人指的是對貧困生或優秀生進行貧困資助或獎學金發放的育人方式。結合大數據技術進行資助育人,在多方面影響了高校育人方式,如對學生的信息進行分類管理,對學生的資助標準進行認定,對學生進行信息篩選,構建有效的評價機制。這是新時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因此,高校資助育人需要不斷從創新思維和創新模式出發,轉型傳統育人模式。資助育人的工作內容是對學生這一主體做出管理行為,由于不同學生具有自己的和興特點,在受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隨機性,因此,資助育人工作者需要有足夠的經驗,才能在學生的資助育人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隨著中國信息技術的不斷深入,學生每天都能面臨大量的信息和數據,這對學生的思想產生著一定的影響,進而導致學生交流和行為方式都產生了變化。而與高校資助育人有關的大數據信息就能夠明顯的反映學生家庭條件的基本情況、行為方式、思想動態。
大數據時代下的高校資助育人方式逐漸從過去的主觀育人方式向客觀方式轉型,因為大數據的特點是大數據有著海量的數據和信息,高校由于人群總量較大,學生又是單獨的個體與主體,因此如果由傳統的人工統計方式進行信息記錄,這將是和龐大的信息工程,同時,會因為信息的不斷更新而導致舊的信息丟失。而大數據技術不是單一的統計少量信息的容器,大數據的統計方式是無限的,是面向學生所有信息管理的資源。以大數據的方式對學生的真實信息進行獲取,是非常客觀的方式,不需要學生直接參與,就能將學生的信息以最真實客觀自然的方式表達。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信息的不完整性和不真實性,最后所得的數據的準確性必然較高。
資助育人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之一是對大數據進行深入研究,因此需要工作人員養成多看大數據的習慣,能夠掌握正常的數據走向,與此同時,資助人員還需要具有信息提純、數據價值聚焦的能力,從海量的信息中篩選有價值的信息,通過分析多得的數據能夠發現數據背后主要存在的問題,進而根據問題的走向提出解決方案。同時,高校應該意識到龐大的力量是采取精準數據的主要方式,因此,高校應該加強與教育部門、地方扶持部門以及財政部門的交流溝通,協同好二者之間的主要關系,結合地方扶貧信息構建資源庫。此外,高校在資助育人環節中需要學生信息進行考察,因此,作為學生數據的挖掘者,有著豐富的學生數據核信息,可通過大數據技術進行整合,構建全方位的資助信息平臺,在后期的資助中就可以通過調出數據信息的方式了解學生實際情況。
大學新生進入校園后,資助人員就需要對學生家庭的實際收入情況進行了解,掌握學生家庭致貧的原因,了解學生家庭成員的勞動能力等,這些數據的收集有利于后期的資助育人工作展開。一方面,需要學會將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從數據的變化中著手,發現其中較為明顯的規律,進而采用科學分析的方式促進數據分析的精準思維,這是最為關鍵的步驟。另一方面,可充分借助大數據時代的網絡平臺方式及平臺力量進行資助育人深層規律挖掘,結合校外地方扶貧的數據,也能夠更加精準的獲取學生信息,并對其進行跟蹤和管理。
現階段,大學生對自己的權利意識有所增強,對于侵犯自己權利的人群,大學生可通過投訴,舉報的方式對學校產生影響,因此,資助育人人員需要對學生的信息資源進行妥善管理,合理利用資源數據,并在管理中心妥善處理學生的隱私權,從中找到較為平衡的點,由此,在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學生資助育人信息能夠被很好的管理,大學生的隱私信息也更能夠得到保護。首先,需要始終堅持大學生應助盡助的原則,根據大學生的日常消費情況進行數據整合,了解沒有獲得資金幫助的隱性困難學生,避免大學生因為心理原因和申請流程的繁瑣而被遺漏;其次,需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因為病毒或黑客的行為導致學生信息出錯或丟失。
總而言之,大數據時代下,高校資助育人工作得到了較多便利,一是對學生的數據信息有了更好的掌握;二是能夠將所有學生龐大數據整合在一個數據庫內,并能夠長時間的保存這些信息,不容易再出現過去的人工信息管理混雜、易丟失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