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人和中學,江西 新余 338025)
每個學生的特點和性格都不相同,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不能只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還要注重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培養,尤其是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針對性較強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教學,讓學生在體育課中能夠找到真實的自我。
體育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教學模式是多種多樣的,并且在體育課堂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這不僅可以讓學生從緊張的學習中得到放松,還是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重要場所。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以往只注重學生分數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環境中達到提升自己的目的,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在體育課堂中學生在學習體育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提升團隊意識,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可以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在體育教學中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課程改革要求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學生作為獨立的人有自己的思想,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來進行教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死板單一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更多的主動權,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選擇,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同時,教師也要改變以往只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方式,要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從學生個人角度出發,根據學生們身體素質的不同,彈性的對學生進行評價,做到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學到知識并提高身體素質。而且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在學生出現負面情緒時及時的給學生積極的引導,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同時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
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較高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更加積極,更能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師要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不能運用以往單一死板的教學方式,這樣只會讓學生產生厭倦心理,要運用新穎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對課程產生興趣,才能更好地進行教學并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同時,在課堂上教師還要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互動,及時了解學生的發展情況,尊重學生的意見,在符合課程要求的情況下,盡量滿足學生們的需求和愛好,這樣才能增加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滿意度,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設置時,要充分考慮班級學生的總體情況,不能設置難度較大的教學內容,這樣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很大的影響。對于難度較大的教學內容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情況做出具體的分析,制定更具針對性地教學計劃。這樣才能使學生對課程更加感興趣,從而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打下基礎。
每個學生的具體發展情況都是不同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發展情況進行因材施教,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有些學生的基礎可能比較薄弱,這就需要教師適當的降低教學難度,讓學生逐步提高自己的水平,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也可以適當提高要求,促進這些學生更好的發展。同時,學生感興趣的領域也會有所不同,要盡可能地根據學生的喜好來培養他們的發展方向,這對于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學生在有足夠的發展空間的情況下才能發展自己的個性。在教學中老師如果占據學生的所有空間和時間,學生就沒有自己的時間去發展個性,只會按照教師的安排進行發展,缺乏學習的自主性和學習興趣,這不符合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應該留給學生足夠的發展空間,讓學生自己去理解和選擇,在適當的時候加以正確的引導,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學生能夠健康的成長。
在體育課堂上,會有學生因為自己成績不理想、表現不好而產生消極的心理,會對自己產生不正確的自我認知,這就導致了學生對學習體育產生抗拒心理,失去學習興趣,使學生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這就需要教師及時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自我觀念,幫助學生走出心理誤區,讓學生合理的認識自己的成績,讓學生認識到個體的差異性,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這樣才能使學生提高自己的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個性化發展。
總而言之,在我國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各科教師都需要為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而努力。作為初中生個性發展重要場所的體育課程,更加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做到因材施教,給學生足夠的發展空間,并且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自我觀念,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下學習,形成良好的品德意識,樹立正確的三觀,并且促進學生們的個性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