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岳 高福來
(滄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北 滄州 061001)
引言: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教育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網絡有效提升了教育信息的傳播速度,優化了高職思政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的開展使得教學課堂充滿活力。網絡的出現也在改變著學生們地思維模式以及學習策略,當然網絡也為高職教學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所以,在網絡環境下,教師需要理性選擇網絡教學途徑,來為高職思政教育質量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大學區域的網絡密度大,同時多數的大學生的日常生活都離不開網絡技術的支持,比如借助網絡在網上進行聊天等。傳統形式的思政教育教學模式單一、內容不深刻,與現代學生的需求不符,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借助網絡技術來開展思政教學已經成為必然的趨勢。在很多學校已經開始利用網絡開展輔助型教學,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網絡技術的發展為高職思政教學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那么,在網絡環境下,選擇合理的思政教學手段是當下高職院校教育人員思考的重點問題。在網絡環境中,信息數據數量大,資源能夠實現共享,呈現出較大的開放度,如果將這些資源進行合理運用,這將為高職院校的思政教學質量的提升帶來新的突破,然而若是不能對這些網絡信息進行有效篩選,那么很多帶有消極思想的信息將會使得學生誤入歧途。借助網絡技術在高職開展思政教學,可以參考以下路徑。
職教新干線的模式是對教學模式的創新性實踐,它的核心內容是充分重視學生個人的發展空間,為學生的學習以及發展構建起一個優質的平臺,最終建立起系統性強、開放程度高的優質教學體系。在這個教學體系中,學生能夠開展自主性的探究學習,能夠與教師建立起平等交流的關系。教師依然是學生學習行為的引導者,主要任務是對教學體系進行優化,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健康的網絡教學環境。
在借助網絡技術進行教學時,教師需要平衡網絡技術的優點以及弊端,精心篩選網絡教育信息資源,為學生提供有助于學生成長與發展的教育資源,摒棄對學生成長不利的教育信息,以防止其對學生的成長造成阻礙。在網絡教學體系中,學生依然是主體,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活動需要將學生作為核心內容。與此同時,在進行網絡教學時,教師與學生需要建立起良好的溝通關系,實現對學生學習以及思想動態的實時監控,唯有如此,教師才能根據學生的實時變化來對網絡教學方法以及內容進行調整。
網絡輔助教學操作簡單、效率高,教師能夠在分析學生真實需求的基礎上,對教學的內容以及方法及時進行調整。模塊化的網絡教學提升了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實現了對教學內容的有效豐富。除此之外,模塊化的網絡教學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思想狀況進行記錄,進而提升教師教學的便利性。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能夠管理所有的學生用戶,學生依靠學號這一唯一賬號能夠獲取教育資源。這個學習空間是對教師與學生開放的,其他人沒有權限對其進行訪問,必要時教師可以采取一些技術手段將其清除。這樣的管理方式能夠有效提升網絡信息的安全性。與此同時,教師能夠管理教學課程,將教學的內容進行板塊分割,實現模塊化的管理,提升網絡資源配置的合理性,比如按照政治、歷史事件等板塊對教學資源進行分割,當學生查詢相關的教學資料時,也能更有條理性。
大學生利用社交網絡進行溝通和交流的平臺,社交網絡的形式多樣、操作簡單,所以受到了大學生的喜愛。QQ、微信等都是大學生比較喜歡的社交平臺,現在多數大學生的手機里都裝有這些社交軟件,大學生可以借助這些社交軟件進行日常的溝通和交流,這也逐漸取代了電話、短信等方式。教師需要對這一特點進行有效利用,依據學生的喜好,創建信息討論交流群,促使學生在社交平臺上表達自己的學習感受、互相交流學習心得。同時社交平臺的使用不會受到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無論身在何處,只要有網絡,學生與教師就能取得聯系并且進行交流,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可以更好地對知識進行學習。
網絡環境下,高職思政教學有別于傳統的思政教學,網絡元素的導入使得教學環境變的更加復雜,教師需要充分意識到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那么教師需要對網絡輔助教學技術進行合理化地運用,充分享受網絡所帶來的好處。教師需要加強網絡教學的意識,借助網絡資源開展思政教學,對教學的手段進行更新,提升網絡教學的質量。作為高職院校的學生,需要提升自己的信息辨別能力,堅決抵制網絡上的不良信息和不良誘惑,以此來促進自己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