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龍 王興鳳
(重慶市云陽縣南溪中學,重慶 404505)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指的是在遵循客觀教學規律情況下,采取科學有效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利用有限的時間,實現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從而實現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全面的提高個人綜合素質。教學的效率的內涵是:有效果、有實效、有效益。目前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造成了目前的社會、學校、家庭以及學生,都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的教學重視不夠,這給教師的課堂教學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效率,在教學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講授新知識之前,教師應該把每堂課要學習的知識直接的向學生介紹,這樣讓學生自己了解本節要學習什么,重點是什么。例如,在講授《文件操作》的知識時,上課后教師就可以提出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利用拖動法移動或復制文件,以及用拖動法刪除文件。教師還可以向學生直接的提出問題,讓學生邊學習新內容邊思考,通過教師的講解以及學生自己的討論來解決這些問題,從而實現學生對知識牢固掌握的目的。例如,在講《認識計算機》時,在課前的導入教師可以向學生首先提出問題:①計算機主要是用來干什么的?②計算機有哪些特點?③計算機是如何工作的?④我們學習計算機知識有什么用途?通過向學生提出這些問題,讓其不斷的思考,激發學習的興趣,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對書本知識的學習,把課前的問題都解決,這樣就可讓學生對本課的內容牢固的掌握。科學的導入方法也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的目標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指的是在學習知識的實踐活動中能夠對目標進行自覺的篩選和設計,主動的尋找學習目標,自己對學習途徑和學習方法進行確定,以及在學習過程中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師可以按照教材要求主要介紹每個軟件部分重要功能,剩下的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和使用。例如,在講授電腦繪畫知識時,對教材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畫圓角矩形,畫矩形以及畫圓的方法基本是相同的。教師可以只對畫圓角矩形的方法進行詳細講解,對矩形和圓的方法簡單的說一下,方法與畫畫圓角矩形相同。讓學生自己去探索,這樣學生能夠通過畫畫圓角矩形方法自學掌握其它兩種不同圖形的畫法。這就能對學生的潛力進行開發。從以往的單純向學生講授各個軟件使用變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他們去探索各個軟件所包含的詳細功能。這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對知識學習更加主動,有極大的幫助。同時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對學生開展自主性學習、更為迅速的運用和掌握新軟件都有促進作用。
可以利用“吸引教學法”、“任務驅動法”以及“實例操作法”。必須遵循以用為主,加強能力培養的原則,通過學生使用計算機完成操作任務,加強對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掌握。同時讓學生深切的去體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過程,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鍛煉學生獨立去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任務驅動型的教學,教師和學生的課堂活動都是圍繞解決一個明確的任務而開展的。例如,在講解Word中的文本框、圖文框以及如何使用圖片和自選圖形時,不能只是簡單的對各部分的概念、應用以及操作方法孤立的介紹,應該把所有涉及的知識組織到制作一副圖片的具體任務之中,教師在講解對這副圖片怎樣進行制作時,讓學生全面的對知識點進行掌握。在每節課都要給學生布置一個明確的任務,在思想讓學生形成一種緊迫感必須完成課堂任務。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和嘗試,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深切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成功感,激發起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
對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以及應用能力是在當今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社會競爭中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和素質。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主要側重于學生對各種知識的記憶。這種效率低下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當今社會各種新知識的不斷增長。在各種信息高度發展的信息時代,本身掌握多少信息已經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起獲取信息的完備的基本技能體系。不僅要教授學生教材上的基礎知識,還必須加強學生“獲取信息”、“分析信息”以及“加工信息”等信息處理能力的培養。通過利用計算機這一媒介,利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對學生的智力進行開發,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提供給學生一個“資料庫”,讓學生可以到“資料庫”去獲取自己有用的信息。學生能夠利用“資料庫”里的各種表格和圖片,通過自己的加工處理,制作班級日常管理所需的課程表、通訊錄和值日表等。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質,培養了自己的操作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對計算機學習的動力。有了強烈的學習動力,能夠讓學生主動去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必須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進行探究性的合作學習以及自主性學習,才能不斷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