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豐
(黑龍江財經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臺球運動起源于西歐,至今發展已有600多年的高雅體育運動,憑借著它獨有的趣味性、益智性以及操作簡單性的特點,風靡全球,并深受廣大愛好者的好評。隨著丁俊暉等一批高水平球員的涌現,以及國際高水平賽事的舉辦,使得民眾對這項體育運動的喜愛與追捧達到了空前的高度。我國臺球運動與世界臺球運動發展發達國家各個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管理、組織、運動員技術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必須結合運動員的特點,促進我姑臺球運動的發展,讓我國臺球運動員在世界大賽上取得優異成績。
臺球最早傳入亞洲的國家是印度和泰國,傳入中國是在19世紀清朝末年。早在1960年,我國曾舉辦過8城市參加的全國臺球邀請賽,但由于當時臺球運動被認為是一種“賭博”行為,所以在70年代被中止了。隨著國民經濟的復蘇和發展,80年代后臺球運動大有風靡之勢,在全國各地逐漸掀起了臺球運動的高潮。在1986年,中國臺球協會成立之后,各地方臺協也相繼成立。1995年,正式成立了中國第一所北京臺球運動學校。1996年,星偉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又與北京體育大學聯合開設了臺球項目,為中國培養高級專業臺球人才創造了條件。自此,斯諾克臺球不再只是一項群眾娛樂活動。目前臺球已經作為一項競技體育運動項目列入每年的全國體育競賽計劃之中。
我國臺球運動發展比較晚,但發展的速度較快。首先1981年,全國斯諾克錦標賽是最先開始的;其次1990年開始的全國斯諾克精英賽;最后1995年又增加了每年一次的全國斯諾克臺協杯賽。這些賽事促進了我國臺球運動的發展。近幾年隨著臺球運動的普及,更多的全國賽事相繼的開展起來,地方賽事更是層出不窮,數不勝數。1996年,在廣州還首次舉辦了高水平的國際職業斯諾克邀請賽。到了1999年,更名后的斯諾克中國國際賽首次登陸中國,第2年又更名為斯諾克中國公開賽。2007年,上海大師賽的成功舉辦,更加加速了臺球運動在中國的發展。臺球運動各種大賽在我國的舉辦更為我國臺球運動的發展提供了更高的平臺。
1.中國臺球運動規范化程度不高
我國臺球運動沒有形成有效的規范,各個地方的規則不統一,這嚴重影響我國臺球運動的發展。盡管現在大城市中已經有不少標準化的大型臺球場館,但我們必須承認,眾多的地方臺球場館條件仍然很差。各個地區臺球館的條件不同,影響了臺球的賽事,臺球對場地、器材的要求非常高,球臺坑洼不平,就無法用柔桿;桿和球質量太差,就打不出所謂的九個擊球點,走位根本無從談起。必須規范我國臺球運動,科學有效的促進我國臺球運動的發展。
2.參與者文化素質不高
現在我國臺球運動員整體的文化素質不高,這是阻礙臺球運動發展的重要原因,臺球非常重視風度和禮儀,正式比賽需穿正式的著裝。賽場上的奧沙利文、亨得利、戴維斯、傅家俊等球員在展現高超球技的同時,也給我們展示了紳士般的形象。然而在我國參與者大都也是無業青年,由于文化水平不高,他們不顧旁人的感受,大聲喧嘩,嬉戲吵鬧,激動時甚至光著膀子,臺球運動是娛樂的主要形式,在技術、紳士方面沒有注意,影響臺球形象的發展意識。
臺球運動在我國有一定的關注度2005年,當丁俊暉在中國公開賽上擊敗亨德利時,大約有1.1億人通過電視觀看了比賽。這是2005年世界體壇上電視觀眾人數最多的電視體育轉播,甚至超過了劉翔在雅典奧運會上獲得110m欄金牌時的電視觀眾人數。斯諾克在亞洲與歐洲發展最快,在1988年的亞運會,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目前,中國臺球運動的競技化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2005年的第21屆亞洲斯諾克臺球錦標賽中,中國運動員包攬了冠亞軍。但臺球不是奧運會項目,我國在臺球運動員的培養方面沒有向羽毛球等運動重視,這與歐美國家在人才培養方面有一定的差別,現在我國多數臺球運動員都是興趣愛好者,沒有形成有效的人才培養機制,對提高我國臺球運動員的競技水平起到阻礙作用。
臺球運動在我國有一定的市場,從2005年開始,國家體育總局小球管理中心一分為二,奧運項目和非奧運項目分了家,而臺球屬于非奧運項目,因此“得不到一分錢撥款”,經費問題也就成為了中國臺球運動發展的最大障礙。這幾年,隨著大型賽事的引入國內,觀眾的關注度提高,電視媒體的大力宣傳,一些國際品牌也借著贊助比賽進入了我國市場,在提升自身品牌形象的同時,也給比賽的正常舉辦提供了保證。2007年,上汽榮威冠名了斯諾克上海大師賽;2009年,北京銀行冠名贊助了世界斯諾克中國公開賽,同時涉及到的其他合作伙伴還多達了15家;2010年,新賽季的中國職業斯諾克巡回賽也得到了眾多廠商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