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雪嬌
(河北新樂市第一中學,河北 石家莊 050700)
朗讀是指運用重音、節奏、語調等語音手段,清晰、響亮地把詞匯、句子、文章等語言材料念出來。朗讀的心理活動是全方位和多層次的,它的具體程序是眼—腦—口—耳—惱。這種多渠道的認知活動能夠促進知識在個體內的內化,而內化正是“教育教學的真諦”。這里談談培養朗讀能力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在教學實際中教師應拓寬英語學習渠道,激發學生好學的積極性,提供學習的機會,我們應該以教材為語言典范,以生活為“大教材”,為學生創設語言環境,為此,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幫助學生克服原始心態。突破自身心理圍墻,注意自我改造語言環境,使他們能夠敢于開口,不怕恥笑,不怕丟臉,樹立為了說好一句地道的英語磨破嘴皮的決心。
(二)樹立“大教材觀。即以教材為依據,把日常生活當作語言大教材,讓學生回到實際的生活情景中去模仿、體驗、感知句型對話,使具體的語言環境推動語言感受的形成。
(三)讓學生在群體語言環境中增強記憶效果。很多時候,句型和詞匯的輸入光靠個人去死記硬背是艱難而短暫的,相反,在生活情景中偶然碰到的東西卻令人記憶猶新,終生難忘。
(四)在學生中開展閱讀活動,尤其不可忽視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這是形成語感的基礎。最好采用“限時法”實現目標,要求他們做到最快速度、最大聲、最清晰。同時,還要幫助他們克服很多有障礙閱讀的不良習慣,增強他們對語言的感受性。
《標準》中強調:“教師應給學生依照、營造民主、平等、和諧、寬松的課堂學習氛圍,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思維創造能力。”實際上每個學生都有學習表現的欲望,并且希望得到教師或家長的肯定。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一心理特點,讓學生自由布置舞臺,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華,進一步激發朗讀熱情,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創造能力。
(一)朗讀比賽。教師可以預先列出部分課文或讓學生尋找自己最喜歡的童話、寓言、詩歌或課文等讀物作品。讓學生在選定的一個恰當時間內進行比賽,學生抽簽輪流依次上臺朗讀給學生聽,由師生共同對參賽者進行評議,對表現突出且一致認為優秀的學生予以獎勵,對其他參賽者進行鼓勵。這樣可以充分展現學生體驗到自己的能力得到師生肯定,朗讀積極性會更高,學習興趣會更濃。
(二)配樂朗讀。朗讀時,教室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選擇的作品的情境、節奏、需要配以和諧的音樂,制造出音響氛圍,指導學生結合文章的情境及音樂氛圍反復朗讀。這樣,可以誘發學生的情感,朗讀時入情入境,學生朗讀興趣倍增。如在教學(JEFC)時,教師可先準備好關于“Yesterday”樂隊演唱會的光盤,并在黑板上或多媒體教室設置幾個問題:(1)Where did the Swedish rock band give a concert?(2)How many people were there at the concert ?(3)How many singers were there at the start of the concert?(4)What did Erik do at the end of the concert ?(5)What happened in the middle of the concert ?學生在美麗的樂隊旋律中朗讀課文,積極性自然會高漲,上面幾道題也會迎刃而解。
(三)朗讀表演。學生自己改編話劇、寓言、故事,一邊朗讀,一邊表演,從而廣闊地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學生在愉悅、輕松、和諧的環境下學習,鍛煉自己的英語技能。朗讀的訓練方式還有:教師范讀、教師領讀、跟錄音讀、齊聲朗讀、背誦等等。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論語》)對我們進行朗讀指導教學很有借鑒意義。我們除了啟發學生懂得朗讀技巧的具體內容之外,更重要的還在于啟發學生學習掌握朗讀的技能“。授人以魚,不若授人以漁”,教學過程中朗讀技巧訓練是至關重要的。
(一)強調漢英語音、節奏之差異。大多數學生開始學英語時,已基本掌握了漢語口語,形成了一套牢固的漢語語音、語調習慣。這影響了英語交際的成功進行。漢語是一種聲調語音,字的每一個音節都有特定的聲調,而且聲調起著區別和改變詞義的重要作用。然而英語是語調語言,沒有固定的聲調。詞中音節聲調沒有區別詞義的作用,他們要服從全句的語調。例如,這個詞,隨便念成平調、升調、升降調、降升調或降調,它的意思不會改變,依舊是“風箏”。節奏是指語句中個音節的輕重、長短和快慢之間的關系。漢語講究各種字調的搭配,而英語講究輕重音節的搭配。因此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強調發音到位、掌握好詞重音和句重音、用好升降調、注意適當停頓、掌握連讀技巧及意群的把握。
(二)培養學生獨立拼讀英語單詞的能力,包括能夠識別音標符號、拼讀以及英語單詞的重讀音節和讀音規則等幾個方面。這是學生今后獨立使用詞典等工具書進行朗讀和閱讀的基礎。
(三)培養學生獨立朗讀整句(長、短句)的能力。在英語朗讀教學中,教師應首先引導學生注意詞組的意義,要求他們記住詞組的意思。
(四)培養學生獨立朗讀段落、篇章的能力。單獨看幾遍都不懂的句子,放在英語段落篇章中朗讀幾遍就豁然開朗了。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聽、說、讀、寫四種能力中,朗讀像一股清泉,我們只要增大它的流量,又引導他流向既定目標,就能蕩起英語學習的層層漣漪,煥發其無限生機。 因此,我們在英語教學中要高度重視和重新審視朗讀教學的作用,不斷提高師生的朗讀技巧,使學生從朗讀中真正感受到英語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從而發揮出朗讀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