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雨薇
(遼河油田實驗中學,遼寧 盤錦 124010)
審美教育是培養個人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最終目標是形成完善的人格。中學音樂審美教育在整個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音樂課的主要目的不僅僅是教授學生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而是主要注重情感教育和審美教育,鼓勵學生創作和演奏音樂,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教學目標不是讓學生掌握音樂知識,而是通過音樂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使學生能夠感受音樂,演奏音樂,欣賞音樂,獲得良好的精神享受。新頒布的《音樂大綱》的基本思想是:音樂教育應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人的情感教育。音樂課堂的基本價值是讓學生在聽、唱、創的過程中感受音樂之美,體驗音樂之美。這些新理念為音樂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這符合音樂藝術的主要特點和我國新課程改革對素質教育的要求。
然而,在實際教學實踐中,“以音樂美學為核心”的教育理念沒有得到貫徹,音樂課堂也沒有真正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和審美能力的培養。大多數教師往往忽視音樂課程標準的要求,貫徹新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教學生唱歌就是教一句話,學生唱一句話。這種機械的、反復的演唱,學生喜歡這首歌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他們不喜歡這首歌,學生一定會覺得如坐針氈,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更不用說培養審美能力和音樂感受能力了。有老師對音樂鑒賞課上,就是采用多媒體播放音樂,使學生不能有效地發揮主動主動的積極作用,始終處于被動聽和思考參與的地位。從長遠來看,學生對音樂課失去了興趣,更不用說培養他們的美感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認真研究新課程標準,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真正的審美教育,使審美教育貫穿于音樂教育之中,處于核心地位。
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通過聽音樂來表現人的情感世界。音樂教育課程是一種以聽音樂、展示音樂、學習音樂、創造音樂為核心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欣賞音樂聲音形式所蘊含的美和音樂所表現的豐富情感。在中學音樂教育中,隨著生理、心理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學生的音樂審美心理發展迅速,抽象思維能力發展迅速,學習意識進一步增強。這一階段是學生音樂審美心理形成和發展的重要階段。
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情景教學,積極創造意境,通過情景教學的過程,通過情景來促進學生身體的提高,并通過對歌唱、活動的訓練,將欣賞轉化為具體的生活情景,引導學生參與其中,體驗音樂的魅力,感受學習的樂趣,使學生掌握音樂的技巧和技巧,培養學生的音樂演奏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情境,讓學生體驗精神愉悅,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自主地學習。比如在外國作品圣桑的《動物狂歡節》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引導和鼓勵學生在舞臺上扮演各種小動物,其他學生可以跟著老師唱歌,有節奏地拍手,熟悉歌詞。學生可以在小組活動中體驗音樂的節奏感。當學生能準確把握節奏和語調時,教師可以帶領他們一起唱歌,感受歌曲中的快樂情緒,理解音樂中的快樂,幫助學生用正確快樂的聲音唱歌,提高學生的成就感,展現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是感知審美過程和審美對象的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充分把握音樂的節奏,理解音樂的形象。在課堂導入設計中,音樂教師應以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為出發點,使學生在音樂體驗和分析中提高自己的欣賞能力。音樂是以藝術的形式表現自己的感情,運用獨特的節奏和優美的旋律,富有和聲,奉獻出美妙的音色,因此,音樂教學應注重音樂的學習,能直接觸及學生情感的中心,動搖學生的靈魂,對學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感、道德的滲透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
音樂旋律是幻想世界的載體,它充滿了醇厚、豐富、絢麗和多彩的詩情畫意,但只有通過幻想、想象和感悟,才能親臨現場,觀賞和理解。音樂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幻想世界,音樂教師要在這個世界上做好引導者,為祖國培養更多智慧、素質、創新精神的健康棟梁人才。教學在追求音樂感受的過程中,要求培養學生以音樂教學的基本素質為核心目標,轉變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從音樂的特點出發,以音樂的教學活動為核心,“用音樂來培養音樂的耳朵”,使音樂教育真正實現教育功能,在素質教育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應該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和不同個性的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因材施教,采用生動、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個性發展的可能性和空間,使學生產生積極的認知。結合對課程標準的進一步思考,教師需要創設多樣化的學習情境,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夢想得到釋放。
綜上所述,中學音樂教學是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只有從學生身心的實際發展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運用培養教學模式,全面把握,具體實施,把握好美育的關鍵,才能真正發揮音樂實踐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讓學生通過音樂美感知世界。音樂教師既要掌握學生音樂審美教育的整體情況,又要挖掘學生個體的音樂才能。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