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堅
(四會市龍甫循環經濟金屬產業基地管理中心,廣東 四會 526200)
在新形勢下,解決環境問題不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也是我國人民的迫切愿望,我國秉持著科學發展的理念充分協調全面可持續發展,致力于打造一個和諧、美麗、青山綠水的生活環境。在此基礎上,要求各地部門要針對環境問題落實到位,不能有形式主義,堅決排查綠色生態不過關的企業生產和企業廢料處理,同時,要學會利用新媒體技術的優勢在環境監測工作中發揮作用。對此,首先要對當前環境監測工作中面臨的問題積極處理,做出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
在當前社會形勢下,科學技術水平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高科技手段應用與環境監測中所研發的先進科學設備并不多見,對于我國生態環境的保護受到了社會各方的重視,國家科技工作人員也致力于對新型環境監測技術的研發使用,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更好的完成環境監測工作而努力,在此背景下我國環境工作中也投入了一部分先進的技術設備,但是由于一些不可抗因素的限制,比如科技工作者后備人才不足,無法幫助進行更進一步的環境監測技術研發,在這種情況下,根本無法更好的根據實際情況對環境監測機器設備進行改善和研發。除此之外,在一些經濟條件比較落后的地區,自然資源匱乏、人力資源外流、技術條件落后,他們所使用的一些技術設備都有了很長的時間,難保在一些數據的監測顯示上不會出現誤差,如此更加不能良好的完成環境監測工作。
我國政府和社會各方對環境保護和監測的關注度都是極大的,政府甚至出臺了許多與環境有關的保護政策,從法律的角度約束人們對環境的破壞行為,同時,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用于發展我國的環境事業,在此背景下我國環境取得了較大改善,但是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國家的投入資金畢竟有限,長時間的環境監測對于技術的要求和資金的使用都是非常高的,由于資金條件的限制,我國的部分環境監測設備處于年久失修且基礎設施不完善的情況,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環境監測工作效率的提升,也不利于各國環境監測事業的發展,更無法滿足社會各方對環境的要求。
現代化社會中各行各業的發展已經不能同日而語,我國在環境監測的中所做出的工作準備也不能照搬以前的工作方式,在不同的發展時期要根據時代的特點,合理有效的改善對環境監測的管理方式,要形成一個立體的監測范圍,開展全天候不間斷的檢測模式。但是在實際工作管理中,監測人員的技術水平有限,上級領導的管理方式落實,無法開展行之有效的環境監測工作,再加上環境監測屬于一個客觀問題,在這種工作中可以發生的意外狀況較多,不受人為意識的控制,更是增加了環境監測工作的困難程度,這種單方面付出卻無法收獲效果的監測模式只會白白浪費資源。
在新媒體技術形勢下,我國環境監測工作的開展自然離不了信息網絡的加持,我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彰顯著幅員遼闊、地勢地貌條件復雜,這也就說明了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環境監測工作也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程,但是依托于21世紀的信息化技術,這些阻礙都變得比較容易跨越,信息網絡在環境監測工作中的應用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實時的環境監測也是不在話下,信息網絡的應用可以把各地的環境狀況通過網絡相互交流分析,然后由技術監控的工作人員將分析報告上交上級指示,最及時有效的采取措施。信息網絡最重要的優勢還在于,它可以根據每分每秒環境狀況的變化調整自己的數據,讓幕后人員可以第一時間發展環境監測中出現的異常情況,而且信息監測網絡可以對環境問題劃分等級,嚴重情況下可以優先處理,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也是環境監測工作走向科學化的一個表現。檢測信息網絡的建立可以明確看到我國能源結構對霧霾產生的影響。
無論在何時何地,環境的保護都不能只依靠政府,在時間的推移和社會進步中人們越來越明白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很多人也自覺投身于保護環境的公益性事業中,相關部門可以根據這一點對環境監測工作做出調整,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環境監測工作中。比如,成立公益性資金募捐中心,讓基層工作人員加大對環境保護與監測工作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了解成立公益性資金募捐中心的意義,召集社會多方力量為環境監測工作投入自己的一份力量,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擴大環境監測工作的資金來源渠道,為監測技術設備加大資金支持,提高環境監測的整體技術水平。除此之外,對于一些企業生產過程中必要繳納的費用還是照收不誤的。
我國環境事業雖然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在環境管理監測的后備人才儲備還是非常缺乏的,一部分專業學校應當響應國家保護環境的號召,積極發揮專業院校的優勢改善教育理念為我國培養更多的環境監測后備人才,為我國未來環境事業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國家要制定一系列政策加大對該專業人才的就業扶持措施,幫助他們更好的就業積累工作經驗,為以后的實地考察做準備,另外,在學校接受培訓期間,就應該采用實踐與理論結合的方式,培養環境監測人才儲備的實際動手能力。除此之外,在我國環境監測工作中,監測人員的素質高低各不相同,這需要有關部門組織員工培訓,要充分了解每個員工的應用優勢,做到以長補短和查漏補缺,定期進行考核以免他們疏于對專業知識的提升,而對于沒有通過考核就必須開除,讓他們從內心感受到危機,從而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綜上所述,環境保護是我國近幾年發展的重點,環境監測的工作雖然有一定的困難但還是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在未來的發展中,要充分把握新時代的優勢并且應用先進技術,為環境監測工作取得更好的發展,同時要加大對環境監測工作的宣傳力度,調動各方優勢實現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