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
(新余市第四中學,江西 新余 338031)
所謂“學習有法,也無定法,貴在得法,重在堅持”也就是說,學習有方法,但是沒有定律,重點在于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堅持下來。高中數學學習是非常枯燥的,不僅需要較強的耐心,還需要有一定的毅力才能提高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因此,學生必須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才能應對高中階段體系復雜且枯燥的數學知識。
現階段,高中數學對學生邏輯思考能力要求較高,且教學內容也更為突出重點和難點。這無疑加大了學生的學習難度,若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方法則很難提高學習成績。目前高中數學教學大多采用教師傳授學生聽課的形式,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視程度較小[1]。實際上這也和高中數學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有直接關系,高中階段的學習直面高考的壓力,尤其是數學作為主要學習科目,數學學習成績的好壞直接影響高考的成績,這使得教師和學生都尤為重視高中數學,不愿意浪費時間了解更多的學習方法。這使得學生非常不重視學習方法的有效使用,不愿意結合實際學習情況改變學習方法,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亟待引起重視。“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高中數學學習也應該如此,學生必須充分了解數學的特點,才能真正意義上的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灌輸式教學對高中數學來說是有一定好處的,其能保障數學知識點有主有次的進入學生腦海中,缺點就是學習效率較低。而高中數學需要學生具備更強的思維能力,且在具體的問題解決上,抽象化思維形式的運用也變得更加頻繁和廣泛,這就要求學生充分結合這一特點發掘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高中學習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要求較高,學生即將面臨升學,面臨是否能夠進入高級學府,在這樣的情況下,數學作為高考的主要科目,學生必須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鞏固數學知識點,掌握數學學習的難點和重點。很多高中生在談及高中數學時都表示高中數學知識點太多,難點較大。實際上高中數學確實有一定的特殊性,且較為復雜,這使得很多學生在思維上無法適應高中數學的思維轉變,出現了思維混亂的現象,久而久之對數學產生了排斥心理和恐懼心理[2]。尤其是對于文科生來說,高中屬于可以稱之為文科生的絆腳石,嚴重影響了文科生的整體成績。那么面對這一現象,如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自我探究中鍛煉學習能力便顯得尤為重要,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現代高中生對數學學習的要求。教師必須深刻了解到這一點,順應時代的發展,不斷提高數學教學的實踐性。學生可以通過互動學習的方式強化數學學習興趣,這一學習方式首先要確定學習內容,讓學生在溝通中突破心理障礙,強化其對知識點的理解,將不同的知識點進行差異劃分,在溝通中學習其他同學的學習方法,并結合自身實際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現在,數學題目設計比較重視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總結能力、歸納能力等,尤其在高中數學函數和方程、數形結合等數學題目中,在設計這些知識點的數學題目時基本上都非常考驗學生的綜合能力。如何將數學能力融合到數學思維中,讓學生掌握解題思路,并且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對數學學習來說較為重要。不僅要科學使用數學思維,還要解決數學實踐問題。例如,教師在進行空間幾何章節的講解時,可以對幾何體的表面積進行展開分解,在對圓柱體的側面積進行求解時,能夠簡單將圓柱體的側面沿母線剪開分析其展開面積,并引導學生思考圖形與母線之間的關系,從而幫助學生挖掘數學思維,并且通過學生之間的協作來實現問題的解決,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3]。
學習不僅是一個過程,還是一個智慧活動,只會按部就班的實施這一過程的學生勢必不會有較高的學習效率,只有智慧學習、動腦筋學習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并且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4]。而想要實現自主學習,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但需要教師的指導,還需要在學習實踐中加以思考,不斷磨合。良好的學習方法是因人而異的,首先要適合自己,且課前預習和聽課以及課下復習等環節都需要有適用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其次,在每個環節的學習之后不斷創新學習方法,找到最為適合自己且能夠鞏固知識點的學習方法。綜上,可以說學習方法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其具有因人而異的特點,且沒有定律,所謂的參照物也只能說是模仿其他學生的學習方法,結合自身實際進行創新,并非直接照搬。所以學生在摸索學習方法的過程中應該結合自身實際,找準階段性的學習定位,跟隨內心,合理的規劃學習方法[5]。
綜上所述,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進度,因人而異,為學生設計不同的思維模式,在教學過程中調節教學的難易程度,分配給不同基礎的學生不同的教學任務,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而推動整體的教育體制改革,為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提供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