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威
(重慶市黔江區城南中心小學校,重慶 409000)
(一)創設生活化情境,激發寫作內驅力,明確“為什么寫”
學生的習作水平是讀出來的,是練出來的,是夸出來的,而不是老師教出來的。因為擔心作文前給予太多的指引會限制學生的思維與個性化的表達,所以我比較重視作后指導。新課程習作教學不也強調“樂于表達”“自由表達”嗎?而擺在面前的任務是作前指導。作前指導應該如何定位呢?應該指導些什么呢?我想,作文與思維是緊密聯系無法分割的,作前指導應重在激發興趣、開啟思路上,而不應該在具體如何寫上做過多的規定。要消除心理障礙,樹立“我能寫”的信心。在上課過程中跟學生灌輸作文其實很簡單,只是表達自己、與人交際的工具。知道作文就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說的寫下來,灌輸“我口說我心,我手寫我口”的作文理念,幫助學生擯棄畏難心理,樹立表達的自信心。要創設生活化情境,解決“為什么寫”的問題。以往習作都是學生應命而為,是老師布置學生不得不完成的作業。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幾乎不會有人問“學生(我)為什么要寫”的問題,因此這個過程總是被動的,甚至帶有一定的強迫性,樂趣自然有所刪減。創設情境,把習作任務自然嵌進生活之中,揭示學科知識的價值所在,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使學生成為習作的主人。
(二)指導審題,讀寫結合,明確“寫什么”
語言與思維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作文寫得好不好,關鍵看你會不會想。訓練學生作文,重點是訓練學生思維,特別是聯想思維。習作前指導的重點是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聯想思維,喚醒學生沉睡的記憶,集中力量幫助學生尋找寫作素材,開拓學生思路,為學生的思維搭建支架。
(三)創設擬真化情境開展交際語境寫作
交際語境可以是真實存在的,也可以是根據現實擬真的創設出來的。交際語境習作的語境創設尤為關鍵,語境決定著表達的方式和內容,巧設語境同樣可以使學生身臨其境,體驗社會現實。在語文寫作教學中,依據交際語境寫作理論,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設備,通過播放聲音、圖片或影像,激起學生對某一話題的認識和思考,自主確定寫作的對象,引導學生在擬真的情景中進行寫作。比如,針對“倒地的老人該不該扶”這一問題,可讓幾個學生表演這一社會情景,然后引導學生去發現導致這一問題出現的社會根源,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談談自己對這一問題的看法。
(一)重視激發習作興趣,變“要我寫”為“我要寫”。
(二)多實踐、多體驗、多觀察、多比較。
(一)教師轉變評改觀念
從以往的作文教學中我發覺,每次作文后,教師辛辛苦苦花了很多時間,將學生寫的作文批改出來,發放下去,進行講評,結果收效甚微。學生對批改的結果大多數只看個分數,不能很好的細看評語,對于教師精批細改學生并不領情,不能很好的去重視、去珍惜。葉圣陶先生說:“改的優先權應屬于作文的本。”他曾經一再呼吁 “能不能把古老的傳統變一變,讓學生們處于主動地位呢?”“學生養成自己改的能力,這是終身受用的。”這也是葉老語文教學思想“教是為了不教”在作文教學上的體現,因此我們應力改作文評改是教專利的弊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形成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多向促進關系,使作文評改日益向學生自主,自能操作的模式發展,讓學生主動參與,提倡互批、自批眾改等形式,創造良好的作文氛圍,使全體學生都關心自己和他人的作文。
(二)自改作文要落到實處
學生作文寫好后往往會有如釋重負的感覺,有的甚至覺得完成了任務似的,因此對于老師要求的自改作文很容易走過場,不是走馬觀花,就是淺嘗輒止。其實,每件事情的開頭總是要費勁周折的,萬事開頭難,難在教師是否能堅持引導學生把作文的自改落到實處,學生是否能堅持在寫完自己作文的同時認真修改。剛開始的幾周內,不惜花費課時,寫完作文讓學生在課堂上自改,教師巡視,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指正,對認真自改的同學給予表揚肯定,搜集好中差不同層次學生的作文,把其改前改后的習作當范文全班一起學習探討,讓學生心里產生一種評判自己作文的尺度和標準。之后的幾周內讓學生把寫好的作文帶回家修改,讓學生家長監督評價,而后帶到學校老師審閱。在此其間老師的評價語言側重于對學生作文自改習慣、態度、能力等方面多費筆墨,不必對作文內容大肆修改或評議,使學生先在“自改作文”上逐漸有興趣,繼而慢慢形成一種學習習慣。
(三)“改”有交流
1.交流改中所得;2.交流改后收獲。
(一)寫作文從真實入手
小學生學習寫作文應該從真實的寫起,只要把真實的寫清楚就是好樣的,而真實的內容就是學生通過觀察的結果。學生學會了觀察,把觀察的結果選擇性地寫出來,切不可不進行觀察,憑空想象來寫作文,因為學生的生活經驗有限,平時不注重觀察,往往會寫出驢頭不對馬嘴的事。同時,只有真實的才可信,才能感染人,所謂“真實就是力量”就是這個道理。
(二)用成功之作升華興趣
教學實踐使我們體會到:學生作文的首次成功是激發寫作興趣最重要的因素。隨著作文教學的深入,知識的積累,寫作能力的提高,有些學生已不再滿足于專欄展示、班級競賽獲獎,心中己萌發出把自己的作文公開發表的欲望。教師就可以抓住時機,因勢利導,精選學生佳作重點輔導,幫助小作者精心修改潤色,向報紙雜志投稿。譬如:我的學生寫的一篇征文《處暑心更熟》獲得市級一等獎并在《今日教育》刊物上刊登出版,令人心曠神怡。這樣就能激勵其他組的學生勤奮練筆,再次掀起你追我趕自學、對評、組評的練筆熱浪,寫作興趣得到升華。許多學生已不再是被動地完成作文作業,而是認真觀察生活,從生活中擷取素材,主動拿起筆自覺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