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會娟
(河北省保定市博野縣幼兒園,河北 保定 071300)
現在,我就如何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談幾點粗淺認識:
亞里士多德說過:“求知是人的本性。”好奇、好問更是幼兒的天性,是他們萌發創新能力的起點。只有對事物好奇,才會去思考和探索,逐步發展為創新或創造的能力。愛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樣重大的發明創造時說:“我沒有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追究問題罷了。”所以教師應特別珍惜幼兒的好奇心,發現幼兒智慧的火花,采用“助燃”方式,鼓勵孩子提問,并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想像,去創造,去尋求答案。靈感是創新火花的閃現,在幼兒身上閃現的瞬間創新火花會因為教師的不當教育方式給無情地撲滅了。想象是創新之母,沒有想象能力就沒有創新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訓練孩子的想象能力。因此多給孩子提供有幻想色彩的書籍,如童話、科幻作品、神話,寓言等。提供給幼兒游戲的材料應是半成品的,能激發幼兒創新靈感,半成品的游戲材料最大的優點就在于能重新去組合,拼裝新物體,可供幼兒自由發揮想象,創新的空間余地較大,并能做到“一物多用,以物代物”,不斷激發出靈感,閃現創新的火花,從而使幼兒敢于創新,樂于創新。
發展幼兒的創新思維,可以增加其感受力、悟性,創造性與適應性。但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主要在于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有次游戲活動,我們設計了活動主題為《未來的汽車》要求幼兒用橡皮泥設計自己喜歡的各式各樣汽車。在老師的啟發下,幼兒們思維在自由馳騁,搓的搓,團的團,捏的捏,是那么認真,那么投入,汽車制造出來了。我讓幼兒們相互欣賞。看,小小設計師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那么豐富:小毛的汽車上有很多車輪,他說這是氣輪,當汽車遇河而無橋時,氣輪可以把汽車浮起來開過去;小麗的汽車頂上有一把大風扇,她說當汽車被大山擋住去路時,可以開動大風扇,象直升飛機一樣飛過大山;小書的汽車在車頂上裁了花草樹木,她說這是汽車花園,在街上來來往往,城市更漂亮了……。
《綱要》中明確指出:要“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的意見”。因此,營造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創造“無拘無束”的氣氛,讓孩子“自由地呼吸”,這種氣氛的內涵應該是自由、民主、平等、和諧的,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孩子的“自由精神”,使主體性得以充分發展。在一次玩《沉與浮》的活動時,我就用分組討論的方法,引導鼓勵幼兒猜想鉛筆、泡沫、木珠、玻璃珠、鐵塊、橡皮、木架子、皮球、石頭等,在水里會怎么樣?用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猜想,在水里實驗,讓幼兒在自由的氣氛中進行沉浮的游戲。在玩的過程中,我提醒和指導幼兒記錄下自己的發現。
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就是積極思維的過程。幼兒好奇心很強,能頻繁地提出各種問題,并會自作主張地去解決某些問題,結果會做錯事。這時,教師和父母應主動、熱情、耐心地對待幼兒的問題,決不能采取冷淡甚至反對的態度。對幼兒的錯誤,要積極分析原因,在給孩子耐心講明道理的同時,對孩子的這種探索精神應加以肯定和鼓勵。例如幼兒想知道水的性質,可能會因此而弄濕自己的衣服,教師就不能指責幼兒淘氣,而是要注意正確引導他們。
美術區域活動內容廣泛豐富,包羅萬象,為創造力訓練提供了有利因素。我針對幼兒思維及年齡特點有意識的對他們進行一些創造力訓練,如:想象力、聯想能力、擴散思維、推理判斷等方面的練習。想象是對記憶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的一種形象思維,也是一種創造性形象思維。幼兒常常能由一個簡單的形狀想象出無數的象形物。借形想象符合幼兒具象思維和善于想象的特點,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形式。幼兒通常會就某一形狀在自己已有的表象認識中積極“搜索”象形物并動手“發明”。我在“變畫區”中給幼兒提供不同圖形的底版,啟發幼兒想象變出不同的象形物體。給幼兒有幾根弧線的底版,幼兒想象變出“媽媽的頭發”、“彎彎的小河”、“小蛇賽跑”;給幼兒兩個半圓的底版,幼兒想象變出了瓢蟲、烏龜、蘑菇;給幼兒圓柱體的底版,幼兒想象變出了電池、垃圾筒、木樁;給幼兒兩線交叉的底版,幼兒想象變出了剪刀、風車、小魚。幼兒的想象力越來越豐富,后來我提供了只有一根直線的底版,幼兒居然想象變出十幾種東西:鉛筆、金箍棒、小旗、鏟子、半塊餅干、小飯勺、氣球、一把劍,運用類似“智力激蕩”手法進行想象力的訓練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在此基礎上,我在“加工區”里投放一次性飯盒、蟹殼、光明牛奶盒等易引發想象的材料,啟發幼兒根據這些廢品進行加工。孩子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一個孩子在一次性飯盒的旁邊插上幾根麥管變成了大閘蟹;另一個孩子則把飯盒打開,粘上數字及屏幕變成一只手提電腦!有的幼兒則用牛奶盒挖了許多洞洞,再用一次性筷子搭上縱橫的架子變成了“金茂大廈”。可見,把借形想象作為訓練的手段,可以使幼兒的創造力上一個臺階。還在活動區中投放了一些與創造力有關的內容,如:讓幼兒對一張似是而非的圖案從任何一個角度去觀察、猜測,做任意的想象;讓幼兒看一些抽象的圖片,進行想象記錄,結合我班名畫欣賞的教學,我提供了畫家米羅的作品讓幼兒大膽想象、聯想,每人看的都有所不同,創造力得到培養。
總之。一位哲學家曾說,對于不懂的問題,疑問是一種明智;對于未知的事物,探求是一種才智;對于前人的定論,挑戰是一種大智;而對于未來的世界,創新是一種睿智。兒時的好奇、冒險、自信,萌動著可貴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若得到充分地發掘和培養,就會化作強烈的求知欲、進取精神和創造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