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利民
(江西省遂川縣泉江小學,江西 遂川 343900)
寫作是很好的一種表達作者的情感與態度的方式,同時寫作也能很好地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文字運用能力。尤其是對小學生而言,思維發展和語言運用能力處于發展階段,但同時,寫作對于學生而言又是困難重重,尤其是對小學生來說,作文沒內容、沒感情、沒語言幾乎已經成了常態。在此,筆者就自己的教學經驗來談一談怎樣才能讓小學生的語文作文能夠更有生命力。
寫作沒內容在小學生而言幾乎已經成為了常態,我們看到的學生作文幾乎都是同樣的那幾個例子的使用,寫母愛就是生病之后母親冒雨送自己去醫院,寫堅持就是司馬遷受宮刑,再要不就是汶川地震救援隊不放棄持續搜索,寫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就是扶老奶奶過馬路......總之始終都是這些老素材的重復運用,可想而知,這樣的作文怎么會有生命力呢?而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寫作缺少素材,沒有內容自然也就只會反復用那幾個經典的素材了。怎樣讓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有內容可寫呢?我有幾點看法。
多姿多彩的生活是我們寫作的寶庫,細心觀察生活中的小事情,或許就會發現與別人不同的亮點。怎樣去觀察生活呢?還是要讓學生自己多動手、親近大自然,讓孩子參與親自動手做一次飯、做一個手工,尤其是要養成孩子的動手能力,最好從生活中的小事開始抓起,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讓孩子自己去做。同時多帶孩子接觸大自然,讓孩子看一看花開的春天、葉茂的夏天、收獲的秋天和靜謐的冬天,尤其是提醒孩子在看的過程中要仔細、要觀察細節,百聞不如一見,課文中學習到的那些優美的句子和現實相結合,這樣會帶給孩子更深刻的印象,這樣就不愁寫作沒有素材了。
語文教材中的那些課文都是經過時間的錘煉反復挑選最后成功入選的精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課本資源如果可以做到熟練掌握的話,那在自己的寫作中也就積累了很多的素材,同時這些優秀的作品文學性也很強,學生可以嘗試仿寫,例如仿寫《秋天的懷念》里面的母子情感的句子,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關于母愛的素材。學生對于教材要做到熟悉并能熟練掌握運用,這意味著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對于作品的文學性與人文性都要進行深入的挖掘。
雖然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是又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同時讀書也不是亂讀的,不是什么作品都可以讀,尤其是對小學生而言,小學生涉世未深,三觀也沒有形成,這時對于小學生讀物更要精挑細選,在此我的原則是:讀經典、讀名家、絕對不要讓孩子接觸那些網絡文學,尤其是那些青春疼痛文學,扭曲的三觀奢靡的生活,還有那些網絡寫手不規范的語言使用都容易對孩子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筆者堅定認為孩子要多閱讀,但閱讀不是沒有目的的隨便讀,而要有意識的讀經典讀名家。
很多時候小學生的作文都是干巴巴的,學生辛辛苦苦擠出來了幾百個字可卻沒有一點感情,那怎樣讓學生寫作有感情呢?筆者認為有以下這幾種方法。
老師在教學講解課文的時候對作品的人文性進行著重講解,在這種刻意的浸潤下學生能更好的體會到作品中深沉的情感,而不再只會覺得《秋天的回憶》運用了哪幾種手法,《鄉愁》里面四節都在比喻,這樣潛移默化之下學生在寫作時也會更有情感。
很多時候學生的作文沒有情感還是因為學生沒有去親自經歷體驗過作文中寫的事情,因此讓學生去體驗更能讓學生體會到這種獨特的心情和感受。適當的有組織有規劃的課外活動實踐活動對于孩子的學習乃至于孩子的成長來說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說學習愛國主義作品時,如果能帶孩子去相關的博物館去看一看,或者去烈士陵園去祭掃,相信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感觸和體會也會更深,這遠比在課堂上空講什么思鄉愛國這些會更有意義。
我們常說一篇好的作文要“龍頭、豬肚、豹尾”,那怎樣才能寫出一篇這樣的作文呢?這里涉及到了寫作能力的訓練。
前面已經說到了在學習一些優秀作品的時候可以有意識的讓學生進行仿寫鍛煉,常寫常練,這樣學生對于作品的認知會加深,自己的一個遣詞造句的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寫出一篇好的優秀的作文也不是短時間里就會成功的,所以學生更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就做好寫好作文的準備,準備一本專門的摘抄本,在見到優美的詞句段的時候就可以將它摘抄下來,以后也可以引用、仿寫,再到自己寫自己的句子。
老師應該讓學生養成一個動手的習慣,每天動手寫幾句話,今天發生了什么事情,今天我的心情怎么樣,可以讓學生寫一寫日記,也可以讓學生寫一寫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總之,就是不要讓學生有長時間不動筆寫作的事情發生,一旦養成這種日常文字訓練的習慣之后學生不論是寫作時思維的發散能力還是寫作的效率都能得到非常明顯的提升。尤其是因為要寫日記周記,有這個任務存在,學生就會對生活更加刻意觀察,注意各種小細節。如果擔心寫日記對小學生壓力太大的話那也可以采取低段如一二年級可以采取繪畫的方式,高段進行文字寫作。日記等也不用刻意規定字數,刻意讓孩子根據心情來,今天沒事情發生那就寫兩行,今天有事情發生那就寫幾百字也都行,不要對學生造成較大的壓力。
小學生的作文一直都是各位語文老師的心頭大事,筆者在這里提出的這幾個觀點也只是我的一家之言,至于怎樣才可以讓學生愛上寫作文、學會寫作文、寫出更好更優秀的作文,這是所有語文老師共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