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秋萍
(貴州省福泉市第四小學,貴州 福泉 550500)
中小學教學過程中轉變教學方式,更新學生們的學習方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由于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許多中小學生都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更愿意在教師的領導下進行學習。這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也不利于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課堂學習活動存在的意義和對于學生們的價值。很多學生并不知道學習活動的意義,學習興趣不濃厚,上課時參與度低,態度消極。這樣的課堂氛圍下,學生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很差,自主學習的效率十分低下。所以教師應當用一些現代學習觀念來領導學生們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念。
1.滲透終身學習的理念。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信息十分豐富,但是傳播又很迅速,社會競爭異常激烈。對于中小學生來說,他們今后的社會競爭會更加激烈,要適應社會必須具備很強的適應社會的能力,并且具備較高的個人綜合素質。而在中小學階段學習是獲得這些能力和綜合素質的主要途徑。在這個社會,無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都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因為競爭無處不在。在中小學階段,教師就應向學生們滲透這一理念,并在學習中不斷強化,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用各種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求知欲,提高學習信心。
2.幫助學生調整心態,形成積極樂觀的學習觀念。學生是否具有樂觀和積極向上的態度,影響著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要對新知識進行理解,對這些知識進行加工,融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當中或者形成新的知識網絡。對于中小學生來說,這個過程是比較艱難的,總會遇到許多的挫折和困難。有些學生的態度并不十分積極向上,在遇到困難時很容易就放棄了,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擁有樂觀積極向上的態度和自我調適的觀念,就能夠更好的克服困難,真正掌握知識,學習知識。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和失敗時,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鼓勵,力求克服困難實現自我超越。
很多學校都開展了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形式,但是許多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效率并不是很高,主要原因有學生們重視程度不高,在合作學習時會出現互相交頭接耳說閑話的情況,合作學習主要是為了應付老師不能夠更好的完成任務,引起兩極分化現象。教師在教學中未能構建合作學習的有效運行機制,使得合作學習的效率低下,所以構建相關運行機制成為合作學習效率是否達標的關鍵。
1.以組織學習代替組織教學。傳統教學活動中,由教師來組織教學,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而在新型的自主合作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則是讓學生們進行組織學習,并且對學生們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的評價。所以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給學生們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利用一套有效的運行機制,讓學生們在合作學習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發揮自己的學習積極性,一個小組中每個學生都要參與交流。也就是說,課堂中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商定教學目標和學習任務,學習小組由教師和學生們共同確定,在進行小組學習時,教師扮演著管理者和引導者的角色,不斷的對有問題的小組進行調整,明確小組內的分工,保證小組內的高效交流,最終保證各項學習任務保質保量的完成,針對每個學生來說,保證每一位學生在課上基于原有基礎上有所提升。
2.在實踐中完善小組合作學習的運行機制。在實踐中合作學習,會出現很多問題,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調整分組,不斷調整學生們的交流方式和方法,綜合各個方面,根據學生們的意見和自己的綜合判斷進行分組,明確每一個學生在組內的分工和任務,有規劃的,有科學性的進行規則和競爭機制的制定,讓合作學習的效果不斷提升。根據自己所教科目的特點,學生們的特點,以及每一節課不同的學習內容進行不同的情境教學。不斷的完善在合作學習中的各種運行機制,讓小組成員既能夠充分的展示自己,發揮自己的優勢,還能夠互相之間彼此信任,密切合作,提高學習效率。
3.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是相互促進的關系。在自主學習中,學生有自己獨特的思維特點,結合自己原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知識體系的構建。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在自主學習時的成果得到充分展示,不斷進行組內交流的過程中,學習成果不斷得到完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互促進的過程中,既能讓學生自我成長還能促進小組的整體水平提高。
總之,促進中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于構建高效課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有十分深遠的意義,對教學改革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