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媛媛
(江蘇省贛榆區博雅高級中學,江蘇 贛榆 222100)
前言:知識產出的效率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升也在不斷提升,傳統的灌輸教學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需求已經無法滿足[2]。換言之,影響個人發展的關鍵因素不再是知識儲備量,而是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所以,在高中現代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能再單純地傳授知識,應當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注重學生品質和能力的培養,積極滲透核心素養,為學生將來更快更好的發展奠定基礎。
核心素養是一種具有綜合性的素養,包括了所有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需要用到的能力和品質。教育部門指出,各個學段要重視學生核心素養體系的發展,對學生應當具備的適應社會發展需要以及終身發展需要的關鍵能力、必備品格和價值觀念進行明確,這些能力、品格和觀念都是通過學科課程學習后形成的[3]。簡單點說,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就是指學生通過語文課程的學習獲得讓自己在學習、生活上越來越好的能力和品質。從理論上來說,語文學科素養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文化傳承與理解、審美鑒賞與創造、思維發展與提升、語言建構與運用。在現代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基于這四大素養的滲透展開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核心素養理念下,語文教師要注重教學氛圍的營造,摒棄傳統的師本教育理念,盡可能地根據高中學生性格特點、興趣愛好、認知水平等給學生創設輕松的教學氛圍[4]。例如,在教學《我有一個夢想》這篇文章之前,教師可以問學生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有夢想嗎?你們的夢想是什么?”通過這個問題將學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起來,在學生各自表達自己的夢想之后,教師接著說道:“你們的夢想都是關于自己的,有這樣的一個人,他的夢想是關于整個民族,甚至說是整個人類的。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夢想。”這樣一個貼近生活的導入,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全部引向課堂,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動機,還能營造出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又如,在教學楊絳的《老王》這篇課文之前,教師可以這樣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肯定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結婚。我娶了她十幾年,從未后悔娶她,也從未想要娶別的女人’。這是錢鐘書引用來用來贊美他那‘最賢的妻 最才的女’的妻子楊絳。楊絳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為什么會得到錢鐘書先生如此高的贊譽。現在讓我們來學習一篇楊絳寫的文章,看看她有著怎樣的魅力。”利用這樣的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出輕松的學習環境,為接下來教學活動的順利和高效開展打好基礎。
核心素養理念下,語文教師應當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根據核心素養要求運用多元化教學方式,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突出,為學生構建高效課堂。一般來說,適合運用到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中的教學模式包括但不限于分層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情境創設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教學方式。例如,為了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教師可以采取多媒體教學法,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創設可視化教學情境,以此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如教學《沁園春·長沙》這首現代詩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優秀的朗誦視頻,渲染氣氛,引導學生走進情境之中,使學生獲得身臨其境之感,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又如,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教學法,如教學《我有一個夢想》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出“文章中‘空頭支票’代表什么含義?”“如何理解‘一百年后的今天...家園中的流亡者’這段話?”諸如此類的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討,以此拓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工程,僅僅靠課堂上的閱讀教學遠遠不夠。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還要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補充和完善。例如,在講解完《我與地壇》這篇課文之后,語文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廣泛閱讀史鐵生的其他作品。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推薦合適的課外讀物,并組織學生開展讀書交流活動。這樣不僅可以深化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和感悟,還能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綜合素質。又如,教師在講完《我有一個夢想》《雨巷》等現代文之后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演講比賽、現代詩歌朗誦比賽等豐富的實踐活動,以此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打好基礎。
結論:綜上所述,隨著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趨勢,也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新形勢下,語文教師要立足實際,樹立大語文觀,將現代文閱讀教學與核心素養的培養有機結合起來,從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等方面進行改革,以此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學生更快更好的發展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