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慧
(浙江省慈溪市楊賢江中學,浙江 慈溪 315300)
對于高中學生來說,高中數學是一門較為重要的基礎性課程。高中數學作為學生在數學學習的主要階段,其對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數學教師應當改變固有教學思維,積極改進教學思路,使學生能夠處在較為適合的教學氛圍里,一邊培養其對數學的興趣,一邊提高其數學成績。但目前的數學教學方式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低、教師教學方式死板等,這嚴重影響學生的數學應試成績。因此教師需要改進原有教學效率低下的數學教學方式,采用更為有效且新穎的教學方法。
現階段高中數學的一些教學方式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教學思維落后、學生學習主動性引導不足以及過度依賴應試教育等。
目前高中數學教學的主體教師組成部分為四十歲到五十歲之間的中年教師,這些教師教學時間長,教學經驗足,是最適合教育學生的教師人群。但是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加深,這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逐漸顯得有些落后,因為新課改后的數學教材相對于新課之前的教材難度加大了很多,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會使得學生對課本的理解較為生澀。同時因為老教師固定的教學方式,無法在更高層次上培養學生對于數學課程的興趣,從而使得學生厭倦數學課程,導致數學自主學習時間減少,學習成績降低。
目前我國國內高中數學課堂中的教學過程多以知識灌輸的過程為主。在這種課堂中,課堂中的主要時間都是用來讓教師在講臺上系統講解課程,同時學生負責聽課、記筆記等。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整個課堂的教學氛圍較為沉悶,且最重要的是學生全程都是被動的接受知識,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較少。這種教學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其無法喚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習主動性不足會導致學生在課后無法自主的去溫習已經講述過的課程,無法加深學習記憶,導致學習成績變低。這種學習方法還會培養學生整體的學習習慣向被動學習發展,對于其整體的學習能力以及思維方式有著較為消極的影響。
我國應試教育具備其在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應試教育可以系統和綜合的篩選人才,但同時其也存在諸多弊端。教師和學生為了盡可能的從試卷上拿高分,選擇了最為適合解數學題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通常是較為封閉的。舉例說明,對于一部分數學題目,教師和學生將其歸類為一類題型,類似的題型都通過一種解題流程去解答,但當這種題型變成另外一種出題方式后,學生便會感覺到困難,這就是封閉性思維方式的壞處。應試教育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除了試卷分數外再無其他追求,這使得他們的創新意識以及拓展思維都得到了限制,對于其以后的數學學習是沒有益處的。
通過分析傳統高中數學教學方式的不足之處,筆者認為通過以下方式可以起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效果。
傳統的高中數學課堂中,教師和學生缺乏一定的互動,導致教學氣氛相對來說較為沉悶,從而導致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降低。新課改后,考慮到不同學生的性格不同,在數學課堂上,教師應當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做不同的教學互動來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得他們除了在數學課堂中能保持很高的學習主動性外,在課后也能自主的去溫習之前學習過的課程,加深學習記憶,提高學習成績。總之,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之前,首先需要培養其對數學學科的興趣。
傳統數學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數學思維局限在應付試卷中的不同題型上,這種思維方式對學生的整個數學學習過程都存在著負面影響。而在新課改下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著重去引導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與探索性思維,在面對新的數學概念時,盡量避免去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將此概念分解為學生較為容易理解的內容,讓學生能夠了解此概念的形成原因以及過程,從而使得學生對于概念不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去記憶,而是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加深記憶,并在面對實際題目時能夠迅速反應,活學活用。在學生的思維拓展以后,對于數學問題就不會覺得陌生,而是會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對于陌生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并解決,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愛好,并顯著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高中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以及日后的高等院校學習甚至是走上工作崗位之后,都需要嚴謹和活躍的思維能力來思考和解決問題。高中學生處在數學學習的主要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而不是僅僅照搬應試數學教育的教育方式,會對學生整體的數學學習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總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只有這樣,學生的思維和學習能力才能得到健康的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