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芳
電力企業發展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穩定、增長具有直接影響。而為保障電力企業生產經營期間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服務效益,也需采取一系列財務風險內部控制措施,對財務風險進行預先控制及規劃,不斷改善財務管理局限性,盡早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
財務風險控制工作是通過財務內部控制開展的,企業的高層管理、企業的員工都會共同參與到這個工作當中。風險防控的過程中會對企業的財務和經濟情況進行評估,在進行經濟行為之前,都要對風險進行預測,形成風險報告來對經濟行為的可靠性進行研究。電力企業財務風險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電力企業可為社會現代化建設提供必需的電力資源,對人民基本生活及用電安全具有直接影響[1]。如電力企業財務管理等方面出現問題,極有可能導致社會發展滯后等問題,需電力企業做好財務風險內部控制工作[2];第二財務風險內部控制可為企業經濟活動提供重要決策依據,通過擇適當方式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提升財務管理有效性。企業進行財務管理也是為了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而財務風險內部控制就是通過控制開支環節,控制生產成本等環節來達到增強自身的經濟效益及服務效益;第三財務風險內部控制是電力企業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現代企業管理要求企業產權清晰合理、管理體系科學合規,需企業將當前發展重點放置在分析及控制財務風險、避免財務問題嚴重化等方面。
雖然電力企業的管理工作已經有了明顯的進步,但是仍然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所以目前在風險管理的工作上,還存在一定的不足。
電力企業所處的行業都比較傳統,所以對全新的管理方式接受速度比較慢,這就導致很多電力企業的管理人員并沒有重視內部風險管理制度,更愿意通過傳統的方式,來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但是,由于缺少對風險的有效控制,這就導致風險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導致企業的長遠發展得不到保障。
為了能夠讓風險管理發揮出作用,就需要企業有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但是,電力企業由于自身有著特殊的體制和結構,導致電力企業并沒有完全接受內部控制制度。由于很多電力企業的管理權力和經營權利都在高級領導手中,這就導致企業的內部管理工作非常的主觀,經常會隨著領導的喜好隨意更改。于是在開展風險管理工作時,就會出現內部控制受到企業自身管理方式的限制,風險管理工作也難以真正落實。
為了加強對財務風險的管理,就需要有足夠的財務數據來進行支撐,需要根據一定的指標進行數據的量化,保證企業進行有效的財務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對于電力企業而言,經濟活動很多,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正在不斷擴大,這就更需要進行有效數據,來保障財務風險控制的有效進行。但是,很多電力企業在財務信息的建設上還存在不足,不利于長遠的風險控制。
企業在實施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當中,為了能夠有效控制風險,就需要建立風險評估機制,所以,往往需要專門組建負責財務風險評估的部門,透徹地分析各種經濟行為中伴隨的風險,保證企業的財務水平。但是,很多電力企業都缺少風險評估部門的建設,多數時候都是財務管理人員負責,但是由于專業水平的不夠,就導致能力相對薄弱。而且,很多電力企業對財務風險的分析重視程度不高,也導致了工作比較滯后,難以對企業的經濟行為產生實質性影響。
為了能夠財務風險控制可以充分地發揮出來,就需要通過監督來保證財務風險管理工作是進行。所以,風險控制必須要有內部控制的監督。但是,電力企業在內部控制制度上的不足,導致難以實現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監督,導致風險管理工作的作用并發揮。
為了能夠實現對財務風險的有效控制,就需要有專門的風險控制人員執行風險控制的工作,然而目前電力企業缺少這樣的人員,導致在財務風險控制工作上積極性和專業性都很低。
切實提升電力企業對財務風險內部控制工作重要性的主觀認知度。通過新聞媒體報道等方式,對電力企業財務風險內部控制必要性進行宣傳,增強基層員工財務風險內控意識,確保財務風險內控工作在電力企業各部門及人員群體中的貫徹落實[3]。
做好優化企業治理結構工作,為切實提升財務風險內部控制工作落實度奠定堅實基礎。一方面,細化企業經營管理權,以多部門共同商討等方式代替傳統管理部門直接決策模式;另一方面,注重現行董事會制度的優化及完善,嚴把董事會成員選擇關口,切實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控制實際生產經營期間財務風險發生幾率。
更好解決財務信息質量有待提升問題,管理部門需增強財務管理及風險內部控制執行水平。增強企業財務監管力度,督促財務管理部門盡早發現財務風險問題,從根本上規避各類型財務信息不實風險,為電力企業經濟利益的穩定增長提供有利的內部及外部環境。
同時,為更好發揮出財務風險內部控制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財務分析工作人員也需緊密結合財務管理流程,拓寬財務分析專業覆蓋,切實提升財務風險內部控制在各部門中的落實情況。舉例而言,在開展財務風險內部控制工作中,積極利用EPR系統,將財務數據傳輸到各部門中,以全方位角度找尋到財務管理問題,制定出更加完善的財務管理機制,確保企業財務風險內部控制工作順利開展。
在合理分配電力企業人力、物力資源基礎上,設置專項風險評估部門,確保所制定的財務風險評估機制可深入貫徹落實在各生產經營環節中。注重風險評估部門人員職責劃分,要求風險評估部門與財務部門、業務部門等進行協同合作,更好發現及控制企業內部財務風險。
在健全電力企業財務風險內部控制體系的過程中,需企業管理部門注重以下要點:第一,制定財務風險評估標準,依據企業財務風險特征及經濟發展目標,對可能存在的財務風險進行評估[4];第二,構建財務風險內部控制組織,加強各部門人員組織管理力度,切實提升財務工作的規范性及專業性;第三,為了能夠避免電力企業存在的財務風險,企業的管理人員都需要參與到風險的控制工作當中,幫助財務部門能夠建立更為全面的風險考核體系。財務部門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建立合理的風險評價標準,并利用標準進行人員的績效考核工作,通過和薪水掛鉤,讓人員能夠更好地參與到風險管控的工作當中。企業內部也需要全面使用財務風險的控制的方法,形成風險控制的氛圍。
在培養電力企業財務風險內部控制人員專業技能期間,需通過宣傳等手段提升財務人員風險意識,使財務人員對各財務環節中隱藏的風險進行有效控制及規避,增強財務工作者在財務風險內部控制中的主觀能動性。同時,積極組織關于財務風險內部控制方式及要點的專題講座活動,確保財務工作人員能夠掌握一定財務風險內部控制基礎知識,從根本上提高財務風險內部控制的專業性及有序性。最后,電力企業還應結合自身發展需求,聘請財務風險內部控制專業人員,對企業實際生產經營期間的風險進行全面評估及控制,充分發揮出財務風險內部控制工作的積極作用。
總而言之,電力企業財務風險內部控制具有長期性及復雜性特征,需相關管理部門認清財務風險內部控制期間存在局限性,結合企業階段性發展目標,對財務風險內部控制體系進行不斷完善及優化,力爭將企業生產經營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在確保電力且經濟效益穩定增長的基礎上,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更加有序的經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