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濤
(中共河南省委黨校,鄭州 450000)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讓黨員干部通過對黨史國史的重新再學習,對黨的初心和使命有一個更清楚的認知,對黨的時代方位有更準確的把握,對新時代黨的初心使命的重新再出發有更明確的理解,同時達到共產黨人對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利益樹立更鞏固的立場和信心。
站在新時代這個時代高度和歷史角度,共產黨人黨面對國際局勢發生新的深刻變化、執政環境和執政條件發生重大變化,面臨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進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顯得尤為重要。黨的十九大報告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一個政黨的初心使命,詮釋著這個黨“是什么、干什么”“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大問題。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讓廣大黨員干部明白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之所以贏得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持,就因為我們黨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信守著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執著,對為人民服務的忠誠。無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也將是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是實現黨的初心和使命的前提。“民者,國之根也”。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也是我們黨的一貫主張。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確立了人民的歷史主體地位,強調人民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歷史發展和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以唯物史觀作為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堅守人民立場,成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本色,也成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內在要求。
黨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使命”,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讓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切實保證人民群眾廣泛參加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人民立場、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的具體要求。
黨的初心體現到當代中國共產黨人身上,那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自覺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這一本質屬性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而黨的根本性質和宗旨,決定了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堅持為人民謀利益謀幸福作為自己全部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
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維護和發展人民利益,增進人民福祉,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的強大根基,也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根本要求。以人民為中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出發點和落腳點。2012 年 11 月 15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就向世界作出莊嚴宣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指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與人民同甘苦共命運,是習近平總書記執政理念中的核心思想。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作為國家領導人,人民把我放在這樣的工作崗位上,我就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是要時時為人民著想,處處為人民謀利,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黨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才能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成為人民真誠信任、衷心擁護的領導核心。
不忘初心,奮發有為。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號召:全黨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干工作要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不懈怠、不僥幸,善始善終、務求實效。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實現偉大的夢想,要發揚釘釘子精神,勇于擔當、勇挑重擔、認真履責。面對艱難繁重的工作任務,面對愈來愈大的工作壓力,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