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梅梅
(廣西金融職業技術學院,南寧 530007)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全球金融危機越來越容易發生,一旦發生全球金融危機,那么其對世界金融市場的破壞是不可估量的。金融衍生工具是在原生態金融產品上的衍生與創新,是一種高科技金融產品,具有“雙刃性”和高杠桿性的特點。金融衍生工具可以用來規避風險,但由于它的未來性,也會給企業帶來不可預料的損失。因此,企業運用金融衍生工具規避風險的同時,也要意識到它所帶來的損失,要加強對金融衍生工具風險防范的意識和能力。 金融衍生工具具有投機、套期保值和規避風險的作用,能讓企業規避風險也能帶來效益。但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高杠桿性和高風險性,企業如果運用不當,那么將會給企業帶來預料不到的風險和損失。因此,投資者和企業要正確意識金融衍生工具的風險,以及分析這些風險的影響因素,在正確認識這些風險的基礎上探索風險防范的措施和方法,盡可能有效的規避風險和帶來較大的投資效益。
金融衍生工具都具有未來性,即交易都在未來進行。未來交易加大了市場風險的預測難度,因為未來的不確定性,所以使得本來就有風險的金融工具變得更加難以預測。投資者原本想通過購買金融衍生品來鎖定未來的成本或收益,最后有可能會面臨更大的風險。
金融衍生工具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高杠桿性,即以小搏大。主要表現在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或者期權費就可以進入場內市場進行交易,投資者通過投入較少資金就可以操作大量的資金交易。這種以小搏大的交易使得更多的投資者能夠進入場內交易,雖然投資門檻降低了,但卻給更多的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違約風險,使得原本就面臨很大市場風險的金融工具又要面臨更大的違約風險。所以,金融衍生工具的高杠桿性使得風險進入了一個更高層次。
相對于傳統的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工具的設計更加復雜且多樣化,金融衍生工具可以將不同的利率、匯率和期限等綜合交叉運用,設計出來復合的金融衍生產品,比如期貨期貨、期貨期權、期權期貨等。不僅有原衍生品的特點,又有衍生品綜合的特點。這些綜合的特點可以給投資者更多的選擇,即選擇的多樣化,但也給投資者的風險帶來了多樣化。
金融衍生工具的零和性是指合約雙方的盈虧完全相反,一方的損失就是另一方的盈利,從整個投資來看凈損益為零,所以稱“零和性”。金融衍生工具的零和性給投資雙方帶來的風險是不對稱的,獲利的一方通常風險小,損失的一方通常風險大。在交易過程中,每一方都希望獲利,進而把風險讓渡給對方。另外,還有個別的金融衍生品在設計時就已經表明了風險的不對稱,比如期權。期權的買方只需要支付一定的期權費就可以將風險大量的轉移給賣方,所以期權的買方風險一定,而賣方的風險是無限,既賣方的虧損是無限。
首先,金融衍生工具投資企業要正確認識衍生工具的高風險性,建立專門的風險監管部門,建立健全風險監管體系,根據企業自身的資金實力和發展戰略,設置風險敞口披露限額。采用極限壓力測試,設置最適當的風險敞口額度,同時利用衍生工具套期保值的特點正對性的采用保值策略,減少企業的風險損失。其次,科學的進行止損管理,當損失額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可以及時的變現或平倉,科學地管理企業衍生工具資產的風險。
企業對于利益相關者的獎懲制度要健全和完善。盡可能使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和衍生工具投資的獲利聯系在一起。衍生工具投資獲利,利益相關者收益增加;相反,投資損失,利益相關者收益減少。這種方法可以激勵利益相關者的投資熱情和投資理性。
企業要規范金融衍生工具的投資行為。首先,企業要明白金融衍生工具是一把雙刃劍,其高風險性和高收益性并存。在追求高收益性的同時要考慮高風險性,利用好衍生工具的套期保值特點,避免投機和賭博的僥幸心理。其次,加強相關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對業務相關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避免出現操作風險。同時對管理人員進行權責知識宣傳,并建立嚴厲的權責懲罰制度,避免管理者濫用權限,出現道德風險。
企業要合理控制自身的現金流,合理分配金融衍生工具的投資項目和投資金額,并建立健全合理的現金流預算制度,使企業金融衍生工具投資能持續和穩健的進行,避免企業現金流量的激烈波動。
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的防范,除了微觀主體的行為以外,宏觀監管主體的行為也非常重要。我國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銀行監督管理機構應該建立健全和完善金融衍生品市場制度,提高市場交易效率,降低市場交易成本,加強風險轉移措施,避免我國金融衍生市場的激烈波動和沖擊。
金融衍生工具投資與傳統的金融工具相比,具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是一把雙刃劍,企業要充分意識到金融衍生工具投資的風險,堅持衍生工具套期保值的原則,避免盲目的投資和僥幸獲利的心理,優化資產管理,減少風險敞口披露防范、建立健全利益相關者的獎懲制度和約束機制與企業風險披露機制、規范金融衍生工具的投資行為、合理控制企業的現金流等,并建立健全金融衍生品市場制度,促使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健康有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