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玲琴
(江西撫樂安縣幼兒園,撫州 344300)
在小學教育教學階段,教師不僅要發揮自身教書育人的作用,還要注重培養小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并且在小學語文知識講解中,語文教師要注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主體,積極創新課堂教學方式以及轉變語文教學理念,通過不斷的優化語文課堂教學,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自主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能夠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進行知識的自主思考,從而提高語文學科知識的課堂教學效率。
語文不僅是我國經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我們日常生活溝通與交流的工具。事實上,自每個人出生那天起,語文教學便已經開始了,小學階段是我們進行系統性語文學習的開始。因此,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對于教會學生如何進行書面化、標準化、規范化的表達至關重要。首先,沒有語言,就不會形成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因此,語文教學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文化傳承與發揚的要求。其次,學生語文知識基礎較差,要想在其他學科獲取優異成績也具有一定的難度,因為語文教學是學習其他一切學科的基礎,它是培養學生對中國標準文字進行正確理解和聽、說、讀、寫基本能力的主要途徑。因此,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對于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引導學生復習是小學語文教師最基本的任務之一,也是有效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前提和基礎。只有通過不斷的復習,學生才能積極準備學習相關知識。此外,復習作為教師傳授知識過程中極為關鍵和重要的一環,不僅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能使學生的知識點自上而下地融會貫通。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積極認真地進行復習。認真創設一些問題情境,努力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目的,不斷激發學生嘗試的欲望,進而追求新的知識,使課堂教學始終處于積極的狀態。
在小學語文學科知識教學中,如果教師做到全面化的知識講解,這樣就會使學生無法抓住語文知識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而這也就要求語文教師在講解知識前,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篩選和設計,能夠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教學訓練和教學延展。在語文課堂教學之前,語文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加工,在教學內容精心設計的過程中,要注重知識結構的嚴謹性,以及語言講解的精煉性,從而使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語文知識的重點和難點。例如,在講解“我們家的貓”這篇文章時,文字內容簡單,小學生容易理解,這就要求語文教師不應該把時間花費在詞匯和語句的理解,而是應該把教學重點放在寫作指導教學上,在語文知識講解之后,可以布置課后寫作練習,要求學生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這樣不僅能夠節省課堂教學時間,還能夠突出教學重點,從而為小學生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堂完整的授課一定有課堂反饋環節。傳統的反饋方式主要是教師布置作業和批改作業。而反饋的目的就是為了未來更好的教學,那么,教師可以在保留傳統反饋方式的基礎上,制定意見環節,讓學生針對課堂向教師提出建議,或者對自己沒有學懂的知識進行提問,教師可以在下一節課對這些問題作出解答,同時,對于一些學習速度較慢的學生,教師可以多加鼓勵,幫助他們提升速度,讓學生在鼓勵聲中不斷成長,以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和自信心。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情景是課堂的重要成分,老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創建合適的教學情景。 從而引導學生高效地進行學習。 在教學中不能夠再維持之前的模式,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聽,而應該要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互動中,這樣他們的思維才能夠一直跟著老師。 老師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有的放矢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特別是語文課文的教學中,小學語文課文都是以一些故事為主,通過這些故事讓學生掌握知識,那么老師就可以借助故事進行教學, 可以提一些比較有趣的問題, 讓學生和老師進行互動, 通過這樣的互動調動課堂氛圍,讓所有的學生對文章都能產生濃厚的興趣,在進行教學,就能夠事半功倍,也能提高學生的情感認知能力。 創設教學情境要注意情境設置的趣味性。 語文教師通過情境教學法來進行教學,除了為了將自己的教學內容進行簡化,讓學生可以在更熟悉的情況下進行學習之外, 還在于通過這一有趣的教學法來更好的活躍自己的課堂氛圍, 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來讓班級中的學習氣氛得到營造。 對此,教師就可以在情境教學時更多地注重其中的趣味性, 通過有趣的例子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更多的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 情景的構建需要教師有比較好的教學能力, 因此教師還應該在這個過程中積極的探索提升能力的方法。
要想提升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我們就要注重自身知識素養的提升,改編傳統教學中“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不斷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語文課堂活動中。只有這樣,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會提升,才會最終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質量,促進學生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