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鋒
(四川電子機械職業技術學院,綿陽 621000)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大力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優化課程設置,完善教學設計,加強教學管理” 等,如何開展“課程育人”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眾所周知,大學公共體育課程的目的不僅在于鍛煉學生強健的體魄,更在于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但是長久以來,由于體育教學價值的異化,部分院校片面的對體育教學的目標定義為使學生有一個健壯的身體,卻看不到“育魂”的價值追求,出現了教學目標設置工具化、教學內容安排片面化、教學過程形式化等問題,究其根本在于教育方體育育人意識不足。因此,強化體育“育人”意識是大學公共體育“課程育人”得以實現的首要著力點。這里至少要從兩方面教育主體入手,一是對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來說,強化體育“育人”意識的關鍵是擺正體育教學的觀念,明確體育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必須強化體育“育人”的目標定位。例如,東北師范大學在公共體育教學中提出了“身心兼修,立德樹人”的教育教學理念,在關注學生形成“運動技能規范、教學技能扎實、理論知識豐厚”的同時,更加注重學生道德情操和理想信念的價值培養。二是對大學公共體育課教師來說強化“育人意識”在于恢復體育課的人本價值,在教學設計中融入立德樹人因子,在課堂教學上有意識開展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注重活動開展中的德育引導,教學效果引入人格養成因素。
人類豐富的體育活動創造了多種體育文化。它通過可見的身體形態、運動表現、體育器材和無形的社會屬性,反映出與社會屬性相關的意識、觀點和精神,表現出體育符號、體育價值觀和體育規則等獨特的存在形式。對于體育育人來說,長期以來體育文化的滲透是個薄弱環節,既不被重視,也缺少各種能力素質和保障性條件支持。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教學中的體育文化滲透可以通過體育理論課的文化灌輸來實現,這種文化灌輸可以是對內蘊于新中國體育發展歷史資料中的體育精神傳承,可以是對經典體育賽事內鐫的奧林匹克精神的傳揚,也可以是對公平正義、團結互助、尊重合作等體育價值觀的向往和追求。體育文化滲透也可以借助多樣化的體育活動課程完成,教師在指導學生做好基本動作的同時,也要強調讓學生踐行和體悟相應的體育禮儀。
2013 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在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需要在以下幾方面著力:一是體育理論教學中引導學生認識體育精神和體育文化中內蘊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例如,通過公共體育理論課堂滲透我國競技運動員愛國主義的核心意識,培養學生勇敢、拼搏、團結友愛的體育道德意識。二是在教學各環節中有意識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因子。在教學設計時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目的性,選擇更有利于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學內容和項目。比如在課堂常規部分安排學生進行弘揚正能量的每課一講。三是完善體育教學的課程內容體系,使其貢獻于豐富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的載體資源。有意的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中,把拓展性體育訓練、軍事體育訓練、武術等傳統體育項目增加進體育教學項目中,教學中注意挖掘這些項目在傳承民族文化、提升道德水準、弘揚民族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
課程評價是對體育課程自身的評定,健全的一項課程評價體系,不僅可以作為“課程育人”的有效元素而存在,而且在課程目標的完成、教學質量的提升上有著突出的作用。長時間以來,體育“課程育人”的困境之一在于課程評價體系沒能支持和配合大學公共體育“課程育人”的實現和達成。目前,我國大學的體育課程評價體系單一,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育人維度評價標準的缺失或不足,表現在強調數字考核,弱化了學生與老師作為人而存在的溝通需要及其彼此的道德修煉,這種片面重實實在在的結果而看不到過程中的價值存在,只能使學生在課程帶給他主觀體驗的收獲上沒有收獲,客觀成績大于主觀改變,終結性評價比重遠遠大于生成性評價等。因此,為了促成大學公共體育“課程育人”目標任務的實現,必須優化大學公共體育課程的評價體系。首先,逐漸增加定性評價在評價中的比重??梢栽谠u價中增加過程性評價內容,增加體育品德評價內容,由學生進行互相打分。其次,建構多元評價主體結構。教師、學生,教學管理人員等都可以一定比例參與評價,由于每個評價主體的立場和角度不同,可以針對體育課程的不同元素,在全面考慮的基礎上進行有的放矢地評價。再次,凝練出學生內在成長的評價要素指標體系,優化課程評價要素,特別是課程是否幫助學生樹立終生體育鍛煉、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的體育意識方面的評價指標亟需建立和完善。最后,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互為補充。
推動體育課程育人過程需要強調思想政治理念,要充分做到以合理定位歸正大學體育“課程育人”同時,以文化滲透課程實踐創新,加強大學體育“課程育人”過程優化,并且還完善“課程育人”的評價體系,只這樣才有可能將大學體育“課程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另一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