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以盤



【摘 要】本文闡述職業教育“雙高”建設背景下職業院校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培養的內涵及要求,提出職業院校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培養途徑:深化校企合作師資共建共享,堅持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制度;建設青年教師發展平臺,扎實推進教師業務能力提升工程;加強業務能力培養,落實實踐教學業務能力教職工結對培養“老帶新”工作制度;深入實施專業技術創新帶動工程。
【關鍵詞】職業院校? “雙高”建設? 教師實踐教學能力? 培養途徑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9C-0098-03
《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及《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等文件明確指出,建設一批高水平職業院校及一批高水平專業(群),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深化工學結合、現代學徒制等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培養質量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核心指標,而師資隊伍建設與教學改革則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要素,同時更是“雙高”建設的重要部分。在“雙高”建設的背景下,在實施內部質量保障體系診斷與改進工作中,如何加強教師隊伍的能力建設,尤其是實踐教學能力建設,培養實踐教學能力水平高超的教師隊伍,全面實施教學改革,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是職業院校要探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職業院校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培養內涵及要求
職業院校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培養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有訂單式、工學結合及現代學徒制等,無一不是都將職業崗位技能融入職業教育的課程體系中,而實踐教學作為專業課程教學的核心,實踐教學學時比例占總學時的一半以上。國家職業教育已經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1+X證書制度試點),到2022年,要求“雙師型”教師(同時具備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的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總數超過一半。這些職業教育的新要求,使得職業院校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水平需與人才培養目標的職業技能要求及職業技術培訓的指導相匹配,需要教師具備很高的職業素養及專業實踐水準。與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相匹配的專業技能、實踐教學能力及職業素養,是職業院校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培養的主要內涵。在“雙高”建設的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職業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對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要求主要體現在:
一是具有相關專業的行業或企業實踐經歷,熟悉相關專業的技術發展、職業崗位的技能要求;了解行業企業相關技術技能及管理的標準。
二是具備國家職業資格(技能)標準規定的專業能力和操作技能,同時具有綜合教學能力及技能指導、技能實踐評價的能力。
三是掌握實踐教學指導教師的角色能力。應具備與行業專業職業崗位技能需求相契合的課程實踐教內容(項目)的設計與實施能力、實踐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實踐操作的指導引導能力及技能實踐的評價能力。
四是具備自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習者的實踐指導能力。要求職業院校教師要具有根據學習者的不同學歷、不同層次、不同能力水平、不同學習目標而進行分層次地實踐教學指導的能力。同時具有為企業進行職工培訓、技術研發、科技服務等綜合能力水平。
五是職業院校教師兼備專業教學與企業經營管理和技術攻關兩個方面的能力。能夠為校企協同育人、校企人力資源互聘共贏的深度校企合作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教師在學校是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及教學的一把好手,到企業是企業經營管理尤其是崗位技術攻關、科研技術服務等方面的專家能手。
二、職業院校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培養途徑
在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過程中,實踐教學的質量對人才培養質量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對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及指導能力的要求很高。職業教育要培養符合行業企業職業崗位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區域經濟發展及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構建作出貢獻,要求職業院校教師需具備很高的實踐教學能力。如何加強職業院校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的綜合實踐教學能力水平,是現階段各職業院校進行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要著重考慮的問題。探索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構建符合國家職業教育發展要求的現代職業院校教師職業規劃發展平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深化校企合作師資共建共享,堅持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制度。對于新引進的沒有相關行業企業經歷的專任教師,學校層面制定新教師培養工作實施方案,應明確要求新教師三年內至少要到專業相近或從教專業相近的企業進行掛職鍛煉一年及以上的時間。專業課教師也要求每兩年累計至少到企業進行鍛煉2個月以上。確保教師在實踐教學或技能培訓過程中具備相關的企業現場職業崗位工作要求規范及行為標準、崗位技能要求及專業性問題的發現、解決思路,更好地將所學的專業理論和專業實踐相結合,進而提升職業教育實踐教學及培訓指導的能力。同時,建立新教師在實訓室實驗崗位工作輪崗機制,要求新專任教師至少在實訓室從事實驗室管理及實踐教學輔導指導、新實驗實訓項目開發等相關工作一年以上,積累實踐教學的指導與管理經驗,提升能力,迅速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的教學和社會服務要求。
(二)建設青年教師發展平臺,扎實推進教師業務能力提升工程。對于青年教師,尤其是從企業引進的具有豐富現場工作經驗的行業人才教師,需要搭建教師業務能力發展平臺,開展多形式的青年教師業務能力提升培養項目活動,并在課程的理論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教學魅力等方面進行業務能力培養。學校通過基礎能力提升專題培訓、課堂教學能力比賽、教學軟件應用大賽、教師職業技能大賽、指導職業院校學生職業技能大賽、創新創業大賽等形式,著力提升青年教師的知識技能型教學方法、實踐操作技能型教學方法、信息化互聯網+智慧技能型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教學能力。青年教師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水平,增強實踐教學指導、實踐教學比賽,以及指導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參與社會科技服務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