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苗 洪冬梅
【摘 要】本文以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分析高職院校女學生創業能力現狀,闡述高職院校女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現實意義,針對高職院校女學生缺乏相關創業知識、創業能力不強等問題,提出學校建立健全女學生創業扶持環境機制、家校聯動建立健全女學生創業支持后盾、校企合作建立健全女學生創業落實計劃等培養高職院校女學生創業能力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 女學生? 創業能力? 培養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9C-0183-02
據教育部2019年的統計數據,目前全國共有職業院校1.23萬所,在校生2680.21萬人,高職院校教育人數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就讀高職院校尤其是師范類高職院校的女學生人數比例占85%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趨勢。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壓力大主要體現在高職院校女學生就業壓力大,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把“就業優先”置于民生工程的宏觀政策層面,提出“精準研判、聚焦特定群體”,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在此背景下,研究高職院校女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策略顯得尤為重要。
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在幼師女生人數占絕對優勢的基礎上堅持“以人才培養工作為中心,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學校貢獻力”為辦學目標。多年來,該校致力于提升女學生創業能力,已連續4年獲得廣西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先進單位,在探索培養女學生創業能力的對策上積累了豐富經驗。
一、高職院校女學生創業能力現狀及分析
(一)專業培養成果顯示高職院校女學生具備一定創業基礎。注重人才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方面,特別是職前培養的質量和特色已成為決定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成功與否的關鍵。其中,創業能力培養就是大學生職前培養的主要內容之一。由于專業特質不一,高職院校女學生多集中在師范類或者藝術類、文科類專業,并由于學校辦學定位不一而表現出各具特色的專業培養成果,從中顯示出高職院校女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創業基礎。
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以學前教育專業為龍頭、以特殊教育專業為特色、以藝術類專業為亮點,該校致力于民族文化和民間技藝傳承與創新,擴大藝術教育成果,服務民族文化事業發展。專業培養成果展示面向社會開放,基于學生扎實的專業功底,外化為獨具女生特色、彰顯女生魅力、體現當代女學生風貌的手工成品,頗具市場購買潛力。例如,女生喜聞樂見的彩繪壁畫、傳統藝術手工飾品、家居小擺件、幼兒園教具等,在專業培養成果展示期間吸引大量校外消費者。潛在的購買市場有力證明了該校女學生憑借個人手藝和專業素養具備了一定的創業基礎。
(二)創業實踐參與顯示高職院校女學生具備一定創業愿望。高職院校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有很多機會參加學校組織的創業實踐活動,活動形式豐富多彩,特別是女學生參與度高、積極主動,顯示其具備一定的創業愿望。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生創業實踐形式以講座研討會、創業實踐大賽為主,例如2017年6月,該校藝術系舉辦2017年“德藝樹人,演展促學”創新創業講座,邀請優秀校友分享個人創業經歷,講解創業過程需要的條件以及如何利用專業知識來輔助就業和創業等問題。2017年5月,該校藝術系美術教育專業教師帶領美術教育2015級學生在南寧善智文化企業進行創業培訓,美術教育專業優秀畢業生現場講述自身創業經歷及感受。系列創業社會實踐活動獲得了女學生的熱烈反響,進一步激發了她們的創業愿望和創業激情。
(三)高職院校現有創業教育模式缺乏有力的創業支持路徑。盡管高職院校女學生具有一定專業素養作為創業基礎,也表現出良好的創業愿望,但是由于學校缺乏相應的大學生創業配套制度,女學生在校期間創業形式多流于不具備創業項目性質的兼職或勤工助學,學校層面能夠給予創業的硬件或軟件環境均不能滿足女學生現有需求。同時,來自家庭的經濟壓力以及社會的創業支持體系的不健全,也給高職院校女學生的創業支持路徑帶來了相當的困難。
二、高職院校女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現實意義
(一)有利于提升女學生自我認同感與職業幸福感。高職院校女學生大多來自家庭經濟條件一般或者貧困家庭,表現為對自我價值的內心認同感不高,相比較于同水平能力優秀者或者本科院校女學生常常自信心表現不足。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夠依靠自身努力證明自我價值,另一方面又因為自我認識不足而備受束縛。因此,著力培養高職院校女學生創業能力有助于挖掘其個性特長、增強個人自信心,提升自我認同感。同時,鼓勵高職院校女學生創業有助于其增強職業認同感和職業幸福感,激發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提高個人心理承受能力與綜合素質。
(二)有利于提高女學生創業成功率與創業質量。由于高職院校缺乏對大學生創業成功案例的全面宣傳與示范性引導,導致高職院校女學生面對創業往往持觀望態度,缺乏承擔創業失敗的勇氣,面對創業挑戰往往怯懦退步,女學生創業成功率較低、成功個案較少。加強高職院校女學生創業能力培養有利于正面、深入宣傳創業知識與創業精神,幫助女學生學會分辨自身優劣勢,學會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會資源,提升創業所需各項能力,最終提高創業成功率與創業質量,鞏固創業成果。
(三)有利于健全高職院校人才職前培養目標。當前,我國高職院校以人才培養為學校發展中心,著力于人才職前培養與職后發展。例如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秉承“尊師重道、崇德善能”的學風,致力于服務廣西學前兒童發展與教育,努力打造“全國領先、特色鮮明、開放發展、校園和諧、社會滿意的高水平學前師范院校”。這一人才職前培養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作為高職院校學生專業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業能力是一種綜合專業能力,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是否實現的試金石。培養高職院校女學生創業能力,有利于豐富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體系,營造富有特色的校園育人文化。
三、高職院校女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策略
(一)學校建立健全女學生創業扶持環境機制。學校層面作為女學生接觸最廣泛的領域,是建立健全創業扶持環境的首要環節。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扶持環境機制的建立與良性運行,是女學生創業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
1.多渠道完善高職院校女學生創業的宣傳教育。完善高職院校女學生創業的宣傳教育是創業能力培養的起點,結合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實例總結,其宣傳教育渠道有三方面:一是增設面向大學生創業的創業指導教學課程,以專業必修為主,納入專業學分統一管理,并輔以專門面向女學生開設的女性創業選修課。例如學前教育專業創業實務研究、女性創業成功心理輔導與實踐探究、職場女性成功學等選修課程。幫助更多女學生了解創業知識,增強創業信心,規劃創業目標與創業實踐項目。二是充分利用各專業設置的教學實踐環節,布置創業實踐活動任務,例如圍繞創業目標開展產品市場調查、市場營銷策略、創業計劃書或創業方案撰寫、模擬創業項目競投標、模擬產品發布會等活動,激發女學生創業熱情,引導并提高學生積極主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著力提升有關創業教學師資隊伍的業務水平,例如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每年均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大學生創業指導教學團隊人員參加高層次業務培訓,提升師資隊伍教學能力。三是通過定期邀請校內外創業經驗豐富的專家開設創業專題講座,不定期組織大學生創客創業經驗交流沙龍會,邀請創業成功人士進校現身說法等形式,為高職院校女學生提供答疑解惑機會,充分了解創業實戰過程,借鑒前人經驗教訓,堅定創業信心。
2.多渠道搭建高職院校女學生創業的實現平臺。大學生創業不僅需要“學思并重”,更要求“知行合一”。高職院校在為女學生提供創業宣傳教育的學習渠道之外,還需要為其搭建創業的實現平臺,為學生所學創業知識、所持創業抱負,提供施展機會。例如,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平果校區充分利用校園環境,專門開辟女生種植菜園、女生種植花園、女生手工制品展賣會等創業平臺。同時,該校南寧校區專門面向幼兒開設女生美術早教課堂,女生文印店、女生水果店、女生奶茶店等創業基地,讓有專業特長、有創業愿望的女生獲得展現自我價值、鍛煉創業能力的平臺,獲得全校女生的一致好評。作為創業平臺的補充,高職院校還應經常組織女學生參加校級創業項目策劃比賽,并安排專人指導參加區級乃至國家級的創業大賽。同時,配套專項資金用于獎勵比賽獲得佳績的學生創業所需有關支出。
(二)家校聯動建立健全女學生創業支持后盾。創業女學生在學校萌芽的創業愿望和創業能力,應當也必須獲得所在家庭的支持與理解。因此,學校應積極主動聯系學生家長,及時溝通反饋學生在校創業的進展情況,爭取獲得家庭更大的幫助和支持。這不僅有利于創業女學生做好家校聯動工作,也有利于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樹立更加全面的創業意識,堅定創業意志、提升創業價值感和獲得感。
(三)校企合作建立健全女學生創業落實計劃。高職院校女學生在校創業實踐的成功離不開社會的支持,學校應積極為學生搭建創業方面的校企合作平臺,豐富、健全女學生創業法律意識與維權意識。通過企業產品訂單式培養、企業文化融合、企業產銷結合等方式,建立健全女學生創業產品、項目的落地,促進實現女學生創業的社會價值,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為創業女學生最終順利走向社會、實現創業理想保駕護航。
總之,在職業教育發展獲得國家高度重視的新形勢下,高職院校要本著人才培養目標,多渠道全方位為創業女學生提供創業便利,致力于培養學生創業能力。高職院校女學生在新時代青年實現創業夢想的奮斗路上大有可為,要立足創業目標,增強創業信心,積極投身創業實踐,實現創業夢想。
【參考文獻】
[1]毛毳.大學生創業能力構成及培養方式的創新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9(4)
[2]李靜.新時代女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策略的研究[J].綜合研究,2018(6)
[3]鄧冬麗.新時代下大學畢業生的創業實踐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0)
[4]李映松.影響師范類大學生創業能力因素及對策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8(11)
[5]陳靜.“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下高校商業文化建設的研究”[J].智庫時代,2018(11)
【基金項目】廣西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廣西學生資助研究專項課題“高職高專院校農村貧困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研究”(2015ZZ041)
【作者簡介】梁春苗(1983— ),女,廣西容縣人,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研究方向: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生資助研究;洪冬梅(1981— ),女,廣西北海人,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研究方向: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責編 盧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