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財務內部治理相當于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通過對企業經濟活動的控制、監督與管理,實現對企業財務的治理,由內至外控制企業財務流動合理性,提高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效率與質量需要從影響企業財務內部治理的多種因素中入手,調整企業資本結構、發揮高層領導戰略決策作用、建立責任制度,為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提供更多的措施及方案,盡可能地提高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效率與質量,從而促進企業內部治理與內部控制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效率
企業的生產、運營與管理、發展,都離不開企業的經濟效益,合理把控企業財務支出,減少支出成本,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與利潤,是企業獲得經濟實力的有效方式,也是企業開闊市場,獲得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方式。所以在企業治理中,需要從財務內部治理中入手,做好對企業財務工作的監督、管理與控制,提高企業財務流動科學性與合理性,減少企業不規范財務支出,提高財務管理的有效性。所以在企業財務內部治理中,還需要對各類影響因素形成有效針對性預防與改善,提高企業財務內部治理的科學性及有效性。
一、企業財務內部治理的意義
企業財務內部治理實際上就是以企業的內部財務監督、管理與控制,提高企業財務活動的真實性與科學性,避免由于財務管理混亂、濫用職權、不合理開支等造成企業財務資源的浪費與濫用。所以在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中以財務治理方式形成對不科學財務活動的監督與管理,能夠進一步提高企業財務控制與管理效果,提高企業財務活動的科學性與可行性,為企業減少財務支出,增加財務收益,擴大企業財務資源提供更有利的支持與保障。當前我國企業財務內部治理在模式與手段上還缺少規范性與科學性,且受到企業自身生產、經營與發展等多種條件的限制與影響,企業財務內部治理難以形成有效的治理效率與質量,所以企業應形成對于內部財務治理的正確認識,積極采用應對措施提高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有效性,使得企業財務工作能夠進一步推動企業經營發展,為企業提供內在的競爭優勢,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二、企業財務內部治理的現狀及影響因素
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是針對于財務工作所展開的監督、控制與管理活動,當前在企業財務內部治理中,其治理結構與治理模式形成了更新,相較于傳統的扁平化治理結構與模式,積極吸取了現代化治理理念與手段。在治理結構上,高層領導作為主要的決策者,其下放權力于企業各個部門及負責人,形成了遞進式的治理結構,不再是高層領導統一掌權。但這種治理結構中也存在著股東權力難以制衡、高層領導與經理層人員重復任職等情況,既權力下放并未達到平衡效果。另外,在財務內部治理的監督工作上,盡管存在相應的監督機構,但監督權的履行并不到位,監督工作涉及的權責缺少主動承擔效應,造成企業財務內部治理結構的松散化,難以形成較為規范、科學的內部治理結構。在治理模式上,企業財務內部治理大多采用的是“總經理制”,即由總經理掌握財務決策權,形式財務決策。當前在財務內部治理中盡管更新的治理模式,將總經理決策權力下放,設置總會計師制,便于財務決策的快速、科學、合理模式實現,但在這種治理模式中也存在濫用職權、舞弊等缺陷,不利于企業財務內部治理質量的提升。所以就當前企業財務內部治理而言,在內部治理的結構與模式上盡管實現了更新與完善,但還未形成較為科學、規范的內部治理,企業財務權力的下放流于形式,不利于企業財務內部管理效率與質量的提升。
除上述企業財務內部治理發展的現狀,當前在企業財務內部治理中,還存在著許多影響財務內部治理的因素,對企業財務內部治理質量更形成了直接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股權集中度
企業財務內部治理受企業股權集中度的直接影響,股權集中度是企業財務治理框架與機制形成的主要因素,其體現了企業多個股東所持的股份比例,也決定了企業的股權結構。在企業財務內部治理中,股權過度集中將造成決策權力集中于控股股東手中,企業的經營與利益直接受控股股東的影響,財務內部治理成為了單一性的治理結構,難以根據企業的發展情況形成針對性內部治理。股權集中度較小也會造成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效率的弱化,在財務內部治理的成本上增高,需要增加激勵成本與監督成本的投入。只有企業股權集中度維持于某一平衡階段,企業自身才能夠形成對財務內部治理的有效把控,把握財務內部治理的平衡性,以較小的財務內部治理成本獲得財務內部治理效益,為企業財務活動與財務資源提供有力保障。所以企業股權集中度直接影響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效率,股權集中度過高將導致中小股東的利益難以保障,企業財務內部治理監督管理也無法科學落實,更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效益與企業發展。
2.高層管理人員的激勵制度
高層管理人員一般具有企業實際運營者身份,所以在高層管理人員的權力與責任上是較高的,其具有企業經營與發展的大部分信息資源,但不完全享有企業的剩余財務索取權,所以在高層管理人員中,其利用自身的信息優勢與財務契約的不完全性,有可能產生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即高層管理人員濫用職權,損害企業經濟效益以謀求自身經濟效益。所以為了能夠提高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效果,還需要在高層管理人員中落實激勵機制,由高層管理人員持股條件與標準形成驅動型利益,使得高層管理人員在薪酬與股權激勵中形成工作積極性,以企業經濟效益為工作準則,從而促進企業優勢發展,為企業財務運行效率提升與企業價值提升形成推動作用。當前在企業財務內部治理中,由高層管理人員的管理、監督與控制把控財務內部治理是一種有效方式,所以企業為提高財務內部治理效率,還需要積極構建高層管理人員激勵機制,以企業發展實際情況合理規劃與設計激勵機制。部分企業在高層管理人員激勵機制上缺乏科學性與可行性,難以有效為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提供管理與監督基礎。
3.企業融資結構影響
企業融資結構合理性是保持企業資金來源與資金流動的基本保障,一般企業的融資以股權融資與債務融資完成,而企業融資結構直接影響企業財務內部治理結構。例如不受期限約束的股權購置能夠促進企業盈利,債務融資能夠提高企業經營業績。但在企業融資結構不合理,造成企業負載過多的情況下,企業的資金流動與周轉直接受到影響,可能造成企業資金鏈的斷裂,對于企業財務內部治理直接造成影響。所以企業財務內部治理還需要與企業融資結構的科學性與穩定性形成聯系,只有保持企業資產負債率的合理、可控,才能夠促進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效率的提升。
三、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效率提升策略
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是影響企業財務支出與財務收益、企業經營效益、利潤獲得、生產運營管理的重要性工作,應不斷提高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效率與質量從而保障企業良好的競爭力與發展優勢。而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是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的,在企業財務治理結構與模式上需要形成完善,同時,還需要針對性解決影響財務內部治理的多種因素,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入手。
1.調整企業資本結構
企業股權結構直接影響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所以為提高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效率,還需要合理調整企業股權結構,保持企業股權集中度于某一標準水平,達到股權平衡。一方面,可以引入民間資本,以民間資本優勢提高企業財務資金與資源的豐富性,保持財務資金流的合理流動,給企業發展提供更多的資金來源,分散企業的股權結構,提高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吸引戰略投資者的方式,優化企業股權結構,使得企業股權結構更加具有平衡性,降低國有股權在企業股權中的比例,減少單一控股模式對企業財務內部治理造成的影響。所以在企業資本結構的調整上,需要結合企業的發展模式與發展現狀,對資本結構調整制定可行性方案,促進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效率與質量的提高。
2.發揮高層領導戰略決策作用
企業財務內部治理不僅僅是財務部門的治理工作,也是整個企業的財務內部治理,這就需要企業高層領導發揮戰略決策作用,在企業財務治理與企業治理上形成控制、監督與管理,制定相應的戰略規劃與經營方針,為企業發展規劃方向。這也需要企業高層領導能夠根據企業實際發展情況及需求形成戰略規劃與決策,所以企業高層領導需要與經理層間建立起合作關系,如董事會與經理層相互合作,提高董事會領導對企業發展戰略與決策的制定科學性與可行性,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與企業價值。只有盡可能地發揮董事會的戰略決策作用,才能夠上行下效,達到企業內部治理與財務內部治理,為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效率的提高提供良好基礎保障。
3.責任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企業財務內部治理需要發揮人的作用,高層領導、財務人員、審計人員、監管人員在企業財務內部治理中都應該發揮自身的責任意識,以自身權力與責任落實企業財務內部治理。過去在企業財務內部治理中更加重視高層領導的決策作用,但當前現代化治理理念與模式下,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更加重視多方主體的綜合治理。所以需要形成企業財務內部治理責任制度,將財務內部治理權力與責任下發于各個相關部門及責任主體,使得企業財務內部治理能夠落到實處。例如在企業財務管理人員中,其起到了對財務內部治理的綜合管理效果,企業財務內部治理出現了管理上的混亂化與失誤,都需要追究財務管理人員責任。同時,也需要形成激勵機制,在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效率提升的情況下,相關的責任主體也應得到相應的獎勵,這才能夠提高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效率,發揮多個責任部門及主體的工作積極性,在企業財務內部治理工作上形成多方監督管理與控制、治理效果。
四、結語
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效率的提高需要從企業資本結構中入手,調整企業資本結構使其保持于企業所需的某種平衡,從而減少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成本,擴大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效益。另外,還需要從企業高層領導人員中入手,以激勵機制給予高層管理人員薪酬與股權雙重激勵,提高高層領導人員工作積極性,發揮戰略決策作用,為企業運營發展提供更多有利的戰略規劃與發展決策,提高企業價值。同時,還需要以企業財務內部治理相關的部門及負責人權力與責任的合理分配,提高企業財務內部治理的綜合性,進一步提高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效率。
參考文獻:
[1]李紅.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治理效率提升策略[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19):160-161.
[2]殷宇輝.企業財務會計內控管理機制的構建研究[J].現代商業,2019(22):184-187.
[3]楊威,紀晶華.公司治理結構、內部控制質量與企業財務績效的分析[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9(03):183-184.
[4]狄雪瑤.上市企業財務管理造假的防范與治理淺析——以”九好集團”為例[J].會計師,2019(04):21-22.
[5]焦剛領.公司治理結構、內部控制質量與企業財務績效[J].納稅,2019,13(01):95-96.
[6]孫銳.關于公司治理結構、企業財務績效以及內部控制質量的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12):207-208.
作者簡介:趙露美(1972.09- ),女,白族,云南麗江人,專科學歷,單位:麗江玉龍雪山國際高爾夫俱樂部有限公司,財務總監,中級職稱,研究方向: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