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紅
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文物管理所 河南濮陽 457300
社會的全面進步不單單要求經濟發展方面有所突破,還需要其他社會管理方面取得應有的成績。重視文物保護管理,就是為了構建良好的文化氛圍,從文物價值的角度去踐行文化發展需要。因此,關注文物保護管理工作,能激發社會對文物保護的興趣和自覺性,讓文物保護得到很好的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文物及文物保護的相關文化知識。因此,給予文物保護管理應有的重視,無疑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重視文物保護管理,會減少旅游業領域的賠償糾紛,也會減少一些文物方面的刑事案件,從而使和諧社會構想的價值逐步呈現出來。
進行文物保護工作時,需要對管理工作進行系統化、目標化管理。將文物保護管理視為一個整體,將文物保護管理機構各項職能視為完善的運行系統,保證每個系統充分運轉,通過保證每環節的工作質量,提升整體工作效率。如:在實際文物保護管理過程中,建立文物歸檔、普查文物確定資料、強化文化保護執法力度、利用科技強化文化保護、加強文化保護研究與宣傳、打造開放性文物保護格局、強化文物保護市場管理與民間管理工作等。通過把握每一系統環節,發揮層層相扣的作用,提升文物保護的整體性能。以區域為目標,對地上地下文化進行有序管理,充分設計目標管理的全盤保護、利用方案,根據保護文化制定長遠的可持續的保護方案,結合文物所處環境合理確定不同保護措施的輕重緩急。將已被嚴重破壞、急需搶救、靠近居民區、破壞率高等文物化為重點搶救對象。利用長遠規劃、明確文物保護任務,以此為工作準繩,合理安排保護、搶修、維護計劃,強化計劃落實效果,重視監督,完善考核機制,促進保護管理目標有序實現。
規范化進行文物保護工作,是提升文物保護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徑。對此要做到,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落實文物保護工作,通過細化每項工作的具體操作流程、保證每項工作按順序進行,以此強化文物保護工作的執行標準,提升文物保護工作質量。主要程序包括:規范資料普查、建立完整檔案、強化保護宣傳標準、合理依法利用等,保證每一環節落實有序以法律為依據提升保護工作管理水平。在此過程中應該重視建立信息和保護網絡。現代社會是網絡迅速發展的時代,因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應當與時俱進,強化與信息網絡技術的聯系,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升管理工作的邊界性。通過建立信息網絡、保護網絡,及時掌握新的管理技術、管理方式,提升文物保護管理的高效性,保證文物保護工作的科學性,避免盲目保護,促進相關工作人員不斷交流,利用網絡平臺實現資源共享。
文物保護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將其存在安全環境中,此時需要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對文物保護管理的保障。常見的基礎設施建設內容包括:交換機、庫房、服務器、系統軟件等。在進行文物保護時,基礎工作便是對相關設施進行完善、維護、升級等,對此需要做到:第一,升級庫房質量、完善相關建設。對庫房結構、布局、存放位置等進行優化,通過合理布置提升文物保護的安全性,同時對庫房外部環境進行優化,消除外在因素對文物保護的影響與干擾;第二,提升硬件設施的質量,強化對相關硬件設施的保護。利用科學技術升級基礎設施管理水平,更具文物自身情況等選擇最佳的文物保護管理機械設備,提升文物管理水平;第三,不斷升級基礎設施的現代化水平,利用科學技術升級軟件系統,利用現代化管理體系,維護文物質量,通過建立分層管理的系統應用軟件,強化文物保護管理的時效性,提升文化保護系統的安全可靠性[1]。
第一,依法管理、強化執法力度、落實執法行為;第二,重視業務監管,強化基層管理業務能力,落實監督職能,建立信息管理聯動機制;第三,完善信息檔案管理機制,利用現代化技術,開展信息數據庫平臺,通過在系統中錄入相關數據,便于數據的查詢、文物的管理;第四,重視培養專業人才,強化對管理人才的利用,積極引進高精尖人才,提升文物保護管理效率。
強化文物保護管理工作,離不開良好的基層支持與群眾力量。需要通過開展良好的文物保護宣傳工作,提升群眾、基層的文物保護意識,利用不同渠道拓展文化保護的影響力,利用多媒體等突降強化文物保護的宣傳力度,結合展覽、演出等豐富形式,強化宣傳教育,提高全民、全社會的文化保護意識,積極發動基層力量,提升文物保護質量。文物保護可視為一定意義上的開發行為,因此要結合具體情況,對文物進行適度的經濟開發,充分利用文物資源創造經濟效益。通過正確處理經濟開發與文物保護的關系,實現對文物的合理保護、高效利用等進而實現文物管理的長久目標。
人才隊伍建設是當今時代背景下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之一,從專業的角度出發解決問題,使得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效率較低,阻礙了文物的發展。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文物保護管理的相關人員不僅要做到將理論知識與實踐進行結合,同時要不斷增強對文物知識的儲備,不斷學習外面新的技術,注重自身專業水平和綜合的管理素質的提升。
物保護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加強文物保護力度,是造福子孫后代的益民工作。無論文物工作者,還是普通公民,都應具有加強文物保護工作的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從思想意識、實際行動等方面不斷提升自我,形成政府支持、全民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為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