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蔚琛,廣州南沙產業投資有限公司
對于企業來說,現金流量表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能夠為戰略決策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但現階段諸多企業現金流量表分析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財務人員對現金流量表的重視程度不夠、現金流量表分析方式比較單一等等,導致沒有有效利用數據進行經營決策。為了避免此種情況持續發生,應當正確認識現金流量表分析的重要性,進而明確現金流量表分析的注意事項,從而科學合理的展開現金流量表的分析,有效利用現金流量表數據,使企業在發展壯大的高速公路上奔馳。
現金流量表作為財務三大報表,與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它反映了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資金的流出和流入狀況。報表使用者依據現金流量表內的數據,對企業資金實際情況有了客觀清晰的了解,它能提供企業有關營運、投資、理財三方面現金流入流出的信息,根據此表可研究過去的現金流量,從而確定一個企業在未來期間能增加多少資金,還需要籌集多少資金,有多少償還債務的能力和支付股利或分配利潤的能力,找出凈利潤與該期間現金收支差額發生差異的原因,從而解決資金困難,使企業平穩快速發展。
的確,通過現金流量表分析我們能夠了解的信息很多,但前提條件是現金流量表分析不存在差錯,如若出現差錯,那么以上信息毫無代表意義。而從企業現金流量表分析情況來看,其具體操作的過程中是可能出現問題的,具體表現為:
2.1 企業經營者和財務人員對現金流量表的重視程度不夠
財務人員對現金流量表的重視程度不夠,很多時候附表數據只是通過一些模板,理論上過得去而湊個數據,沒有清楚數據的來龍去脈。經過進一步分析,確定造成此問題發生的原因是中小企業只重視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使用,或者不大看得懂現金流量表,這就導致此種情況下某些財務人員馬虎對待現金流量表編制和分析。
2.2 現金流量表分析方式比較單一
客觀來講,現金流量表分析的方式方法有多種,比如結構分析、比率分析、趨勢分析等等。但是,對財務人員現金流量表分析分析方式比較單一,幾乎不考慮決策者應用需求而一味的運用某種分析方式來進行現金流量表的分析,這就導致現金流量表的分析比較局限,僅能體現某幾個指標的優劣,相應的反應的情況也不夠真實、準確,這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的戰略決策制定或者生產經營活動。
3.1 報表使用者和財務人員充分理解現金流量表的重要性
現金流是血液,有更好的經營戰略和策略,若企業暫時性缺乏現金流,也會面臨倒閉。
作為財務人員,首先需認真編制現金流量表,理解每個數據的的構成和反映的情況,提供必要信息合理安排現金收支,及時反映現金盈缺情況。現金預算的編制在整個現金中具有龍頭作用,預測企業生存、發展和擴大節奏是否合理,促使企業經營者清楚資金的“富余”或“短缺”的情況,利于調節資金使用策略。準確編制和使用現金流量表可達到以下目的:
3.1.1 反映業務活動狀況,以便合理安排存貨和應收賬款;
3.1.2 安排購買固定資產、擴大生產的計劃;
3.1.3 反映到期債務的本金、應交稅金、應分派的股利和紅利。
3.2 通過現金流量表,做好現金收支預算及保證正常生產和擴大發展經營活動需要,又不使資金限制,實現“經營性支出+非經營向支出(購買固定資產、投資等)+零星支出”的最大可能值
企業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越大,流速越快,企業的財務的抗風險能力越高,適應能力和變現能力越強。盡量加快應收賬款,把回款速度的考核工作與業務人員的工資收入掛鉤,延遲應付賬款的支付。
3.3 把握利潤與經營性現金凈流量的關聯性
相比于利潤表,現金流的基礎是收付實現制,不會應會計標準不同而具有操作空間,比較實際。現金流量表很少涉及確認問題,現金流不涉及估計和分配等人為因素。
對于中小企業,現金流就是一切,現金周轉得好,企業就存活壯大得健康,利潤就是水到渠成的事。相反,過分追逐利潤表的數據,可能庫存和應收賬款會耗盡現金,利潤也只留在報表里。因此,在進行財務分析關注利潤表時,要緊密聯系現金流量表,把握利潤與經營性現金凈流量的關聯分析。
3.4 注意全方位、多角度的現金流量表分析
無論是從理論還是從實踐角度來講,企業現金流量表分析都是非常重要的。而為了能夠保證現金流量表分析結果真實可靠,應注意做到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同時進行橫向分析和縱向分析。對現金流量表進行橫向分析,主要是對比分析同樣行業內或者同一地區企業現金流量情況,以便客觀的說明企業在行業或地區內所具有的優勢、劣勢;而對現金流量進行縱向分析,則是總結性企業在各個階段現金流量變化情況,平衡生產、發展擴大需要的現金流入和流出,做好資金計劃,促使順利實現企業戰略目標。
經過本文一系列分析,為了能夠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需要企業決策者和財務人員充分重視和利用現金流量表進行數據分析和預測,通過現金流量表來洞察企業現金流動情況、債務情況、融資能力等等,做好資金的平衡,以便能夠以此為依據來制定可行性的戰略決策。
[1]曹盛蓉.現金流量表分析中應注意的問題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