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劍飛
的確是這樣,越來越多的社交軟件不僅嚴重增加家長的負擔,也影響著家長的正常生活,讓人不厭其煩,不堪重負。這位教師的舉動,不僅說出了家長的心里話,也是一種換位思考,道出了目前家校溝通存在的混亂問題。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網絡的普及,社交軟件已經成為很多學校與家長溝通的主要渠道。微信,QQ,這些溝通渠道不僅方便快捷,也極大地減輕著家長負擔,省去了很多麻煩。但是這些渠道也存在著嚴重的弊端,那就是過多過濫,缺乏整合,缺乏管控。過多過濫的溝通渠道不僅讓家長不勝其煩,也讓很多教師疲于應付。因為每一個軟件都需要教師去維護,現實中,一些微信群、QQ群因為無人打理,不是淪為荒廢的僵尸群,就是成為廣告發布地,甚至成為一些低俗垃圾信息的滋生地和傳播地,這種結果不僅嚴重削減科技成果,甚至成為一種負擔。很多家長的手機上都安裝著好幾個不同的社交軟件,這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過度的溝通渠道,很容易導致信息遺漏,交流不暢,造成指令無法及時傳達。一些家長就是因為溝通渠道太多,沒有及時查看,導致錯過了學校家委會通知,這顯然是一個值得反思和改進的問題。
這種現象和結果,不能不讓人追問,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表面看,這是學校方面出現的問題,是學校沒有管理到位,沒有對溝通平臺進行整合。實際上,問題卻不在學校,學校也是“受害者”。學校讓家長下載各種軟件,是在落實上級的指令,因為主管部門將下載任務納入對學校和教師的考核。一旦無法完成任務,學校和教師可能受到相應的處分。正是基于這樣的原因和壓力,學校才不得不要求家長下載軟件。那么教育主管部門為何要下達下載任務?說到底,還是出于利益的考量,這些軟件和APP都是企業開發的,下載使用是需要付費的,讓家長多安裝一款就意味著多一筆收入,學校也從中多一份收益。雖然每款軟件包月付費只需要幾塊錢,但是家長群體基數龐大,而且常年定制。計算下來,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這才是相關部門不遺余力向學校施壓,要求家長下載定制服務軟件的主要原因。不管這些軟件需不需要,有沒有實用性,在利益的驅使下,一味地要求家長付費定制。因此,通過這些泛濫的軟件,我們能夠看到相關部門的逐利思維和心態。這也是導致家長不堪重負的原因所在。
而對于微信群等一些免費溝通渠道,則暴露出一些學校缺乏對家長的理解,沒有站在家長的立場去考慮,沒有實施有效的管理。這也是這位教師能夠引發家長支持和共鳴的原因所在。事實上,家長和教師本為一體,很多時候,家長也是教師,教師也是家長,家長和教師應該易地而處,換位思考。這樣很多問題都能得到了解和解決,家校之間就能夠形成尊重、了解、支持配合的良好關系,也能夠給孩子帶去健康陽光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