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衛東 戚洪佳

目前常用的戒煙方法一般有兩種。
尚未成癮或者對煙草依賴程度較低的吸煙者,可聽從醫生等人的戒煙建議,激發自身戒煙動機,憑毅力戒煙。
已經成癮或者煙草依賴程度較高的吸煙者,可采用藥物干預。干預方式之一是尼古丁替代療法,通過向人體提供尼古丁來替代從煙草中獲得的尼古丁,這是國際上普遍認為比較安全的療法;還有一種干預方式是非尼古丁類戒煙藥,通過抑制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重攝取,以及阻斷尼古丁乙酰膽堿受體,從而達到戒煙目的。
不能靠自身毅力戒煙,又不愿意用西藥戒煙或經西藥戒煙未見明顯療效者,可試試中醫藥戒煙方法。
大多數學者認為,煙草于16世紀末(明萬歷年間)傳入我國,此后開始盛行。明、清醫藥學家早已觀察到煙草對人體的毒副作用:《滇南本草》中記載,煙草“令人煩亂,不省人事”;《本草匯言》記載,“偶有食之,其氣閉,悶昏如死,則非善物可知矣”。《救迷良方》是現存的第一部中醫戒煙專著,初步構建了中醫戒煙的理論體系。現今,中醫藥戒煙方法主要有以下兩類。
煙草從口鼻而入,先入于肺,損耗津液,導致肺陰虧損,甚則影響心、脾、腎等其他臟腑功能。此外,戒煙也可出現心煩、納差、神疲等癥狀。針灸戒煙通過對經絡氣血的調整,可緩解吸煙者對尼古丁的依賴性,改善戒煙所致的一系列癥狀。臨床上常可見患者在針灸治療后,對煙的味覺發生改變,變得不想吸煙。
針灸治療時,常取用神門穴鎮靜安神,配伍合谷清熱、肺經穴位止咳化痰、脾胃經穴位健脾和胃化痰等。此外,甜美穴為戒煙特效穴,因刺激此穴位后患者產生甜美感覺而得名,位于腕背部列缺穴與陽溪穴連線中點,由一位美國醫生歐爾姆(Olms)于1981年發現。他用此穴治療5000名煙癮者,成功率達80%。針灸治療每日1次,每次留針30分鐘,10次為一個療程。
耳穴治療的辨證原理同上,取神門穴鎮靜安神,取肺、口、脾、胃、內分泌以及皮質下,通過經絡調節人體平衡而達到戒煙目的。耳穴可每天按揉4~6次,每次1~2分鐘,留置5天后更換,4~8次為一個療程。
針灸和耳穴可單獨治療,也可聯合運用。此外,還可配合穴位貼敷、埋針、拔罐等方法,也可針藥結合治療。
中藥戒煙根據患者不同的臨床表現,辨證論治,分別立方。對肺癮證,以咳嗽、咯痰等肺系癥狀為主要表現,治宜調補肺氣,滋養肺陰;對心癮證,以心悸怔忡、不寐等心系癥狀為主要表現,治宜補益心血,養血安神。治時也可以配制藥茶,以魚腥草、薄荷、遠志等代茶飲。此外,還可以將中藥制成戒煙糖、戒煙酒、中藥煙桿等,或者通過食療來達到戒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