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磊
關鍵詞:企業去杠桿 ?途徑策略
隨著供給側戰略目標的提出,去杠桿勢必會成為今后經濟工作的重點,在我國企業中開展去杠桿有利于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優化債務結構,因此需要加強對我國企業去杠桿途徑的研究力度,認真剖析去杠桿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
“去杠桿”是指避免企業負債經營或盡量降低企業負債率,“去杠桿化”是指用股權融資代替債權融資作為企業融資的主導方式。在危機爆發金融之后,很多人已經認識到高“高杠桿”的風險,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去杠桿的重要性,為了降低負債采用了拋售資產的方式,去杠桿則是在有經濟增速下行壓力的背景下,如果放任信貸寬松和項目接連上馬,不僅會讓企業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還會給銀行造成壞賬負擔。
從實際情況來看,近幾年來,我國金融企業實施去杠桿取得了較大的成效,逐漸成為市場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企業去杠桿是十分有必要的,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我國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要求
我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在金融市場和經濟發展中都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金融工具和產業內容都在不斷創新,加快了我國金融市場和社會主義改革的進度,在我國金融建設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杠桿效應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為了實現降低杠桿率的目的,我國企業就要實現去杠桿,這是符合我國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
(二)有效降低金融風險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豐富了我國金融市場的工具和內容,金融企業的發展空間的到了較大的提升,同時金融企業也面臨較大的市場競爭壓力,加大了金融企業的經營風險。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提升杠桿率會對企業的資產負債結構造成影響,降低企業的投資和生產經營能力,不利于企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和盈利水平。同時過高的杠桿也會讓企業遭受較大的負債風險,企業不能在到期之后足額的償還本金,嚴重影響到企業的社會信譽。
(一)商業銀行的資本補充渠道較窄
與國際化商業銀行中的資本管理相比,我國商業銀行的資本管理呈現出了補充渠道狹窄的問題,我國商業銀行如果按照新的杠桿率,已經在考核和管理商業銀行中涵蓋了充足資本率和杠桿率,對商業銀行提出了較高的資本量和數量的要求,現階段在我國金融領域中提出了去杠桿的觀念,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商業銀行的資本管理和資本結構。
(二)宏觀金融監管標準和政策有待完善
在金融企業中提出去杠桿的觀念,在金融機構、監管部門中會存在較大的爭議,尤其是去杠桿政策的落實方面,還有一些阻礙性的因素。同時從現階段我國所處的宏觀政策環境出發,我國在去杠桿和宏觀金融監管方面還缺乏統一的指導和標準,這就給我國金融企業去杠桿的落實帶來了較大的難度。
(三)去杠桿的方法不當
現階段我國很多企業去杠桿主要采用的是債權轉股、并購重組、資產證券化等方式,但是企業如果不能合理的利用去杠桿的方式,就會嚴重影響金融市場的正常秩序。同時證券化的整體流程比較復雜,會導致企業資產證券化成本的增加,嚴重影響到了企業的資本結構和資源配置。
從上述情況來看,我國企業實施去杠桿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可以實施以下策略來實現去杠桿的目的:
(一)對金融工具和內容進行創新
從企業金融市場的發展情況來看,主要采用的是債券融資的方法,有效的資金可以通過較低的融資資本獲得,能夠對傳統金融機構取得的借款單一融資局面進行改變,也可以為企業去杠桿提供合理的支持。因此企業為了更好地實現去杠桿,就要對金融工具和產品進行創新,例如在資本市場中要優先發展綠色債券、長期收益債、可轉換債券等。
(二)有效的監管和協調宏觀層面
企業為了保證去杠桿的順利實施,還需要從宏觀層面上利用信息共享來進行協調,結合金融市場環境變化來開展去杠桿工作,嚴格落實現有的貨幣政策,有效監管金融監管機構。注意杠桿節奏,可以提升我國金融市場的穩定性。同時從我國現有貨幣的貨幣政策來分析,使用多元化的工具和貨幣政策,有效指導和監管去杠桿。
(三)完善風險預警功能
企業實施去杠桿的目的在于降低金融風險,規避系統和區域風險,我國銀監會要定期檢查銀行業務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風險,對現有的監管體系和制度進行完善,保證我國商業銀行等組織機構正常運作。在去杠桿的過程中要認識到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為了提高金融市場的穩定性,要采用輿論引導的方式,為金融市場的發展提供一個穩定的監管。
(四)對股權和融資結構進行優化
金融企業要從現階段的實際發展情況出發,加大對企業市場化債轉股的研究力度,爭取得到優質企業的幫助和支持。對符合國家產業結構政策調整導向,社會信譽良好的企業可以采用銀行貸款到企業中的資金逐漸向金融股或國家股轉變,這樣能夠為企業提供較多的運轉資金,促進金融企業的轉型升級,降低企業的不良貸款率,實現企業與銀行的共贏。同時為了擴大股權融資可以采用債轉股的方式,在適當的時間將債權向股權的方向轉變,開展股權多元化改革、混合制改革,引進不同的資本,通過市場化的手段和方式來增加企業的資本。
綜上所述,我國企業實施去杠桿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為了更好地控制經營風險,就必須對去杠桿加以重視,認識到去杠桿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現階段的市場經濟環境出發,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實現去杠桿,促進我國國民經濟得到健康穩定的長期發展。
參考文獻
[1]陸岷峰,葛和平.中國企業高杠桿成因及去杠桿方式研究[J].金融監管研究,2016(12).
[2]林詮.“去杠桿”勢在必行 “去”的風險也要防[A].天津建材(2017年第2期總第189期)[C].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