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
摘? 要:地下水水質污染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并且會對人們的生活質量造成危害。因此,要通過合理的方式對地下水遭受到的污染進行分析,同時,要制定一套合理的治理措施,確保地下水水質可以滿足人們的需求,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地下水;水質分析;水污染;治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X5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9)34-0124-02
Abstract: Groundwater quality pollution will cause damage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will cause harm to people's liv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pollution of groundwater in a reasonable way, and at the same time, formulate a set of reasonable treatment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groundwater quality can meet people's needs,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 groundwater; water quality analysis; water pollution; treatment measures
隨著人們地下水資源的過度開采,地下水水位不斷降低,這導致水源發生了枯竭,同時,因為地表上環境的不斷惡化,地下水遭受到的污染日益加劇,這也造成了我國水資源短缺,并且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危害,會對我國的持續發展造成威脅,因此,做好相應的分析工作迫在眉睫。
1 地下水的污染途徑及分析工作
1.1 污染途徑
地下水污染的途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業污染。現代農民在種植過程中,為了提高產量,經常會大量施肥,一些化肥并未被吸收,直接進入地下,這將會導致地下水中的磷、氮等各種元素出現較為嚴重的超標情況,從而導致地下水遭受到嚴重污染,會對地下水的水質造成破壞。
(2)工業污染。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廢水未經過處理直接排放,這些廢水進入到地下,會對地下水造成較為嚴重的污染,會導致地下水中的放射性物質超標,造成的危害十分嚴重[1]。
(3)生活污染。人口數量的增多以及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導致人們在生活期間會出現大量的廢水和生活垃圾,這些垃圾未經過處理,就被焚燒或填埋,廢水被直接排放到自然中,最終會滲入到地下,這會導致地下遭受到嚴重污染,使水質發生嚴重惡化,降低了地下水的質量[2]。
(4)自然污染。受人類活動影響,導致原本穩定的元素大量的進入到地下水中,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元素就是砷。近幾年,水資源面臨的形式十分嚴峻,因此,要做好相應的保護工作。
1.2 水質分析
在對地下水質進行分析時,由于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質種類較多,因此,只能選取少量計提,或者參數,完成相應的分析工作,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在對地下水水質進行分析時,主要選取的參數包括PH值、氯化物、硫酸根、硝酸根等[3]。從以往的測評情況來看,測評方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通常就是在容易檢測、簡單明了的基礎上,完成對地下水具體情況的合理檢測,對地下水遭受到的污染情況進行明確,然后采取合理的措施對遭受到污染的地下水進行治理,改善地下水環境。
2 地下水污染呈現出的具體特點
地下水污染與地表水污染相比存在自己的特殊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較強的隱蔽性。地下水污染與地表水污染的一項主要區別就是地下水自身有著加強的隱蔽性,難以被人們發現,因此,治理起來難度較大。通常來說,地表水在遭受到污染后,會由于顏色的改變,或者存在較大氣味,使人們發現異常,也可以對水中植物的具體生長情況,對水是否遭受到了污染進行合理判斷,但是地下水污染則不同,難以通過簡單的觀察確定地下水遭受到的污染程度,這種隱蔽性,容易使人們忽略地下水遭受到的污染,這不僅會導致地下水遭受到的污染無法及時得到治理,而且會使人們誤飲地下水,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威脅[4]。
(2)難以逆轉性。地下水的流速較慢,并且其自身的凈化能力有限,由于污染及時發現地下水遭受到的污染,這也就加大了地下水污染的治理難度。因此,要加強對地下水遭受到污染情況的重視,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有效減少地下水遭受污染的情況,從而降低后期地下水污染治理難度[5]。這不僅實現了對我國地下水的合理保護,而且對于我國的可持續發展也能夠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3 科學處理地下水環境污染的合理措施
3.1 全過程修復技術的應用
全過程修復技術主要適合在大面積污染區域修復中應用,并且該項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的成本相對較低,對于環境的影響較小,在實際處理過程中,針對不同原因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完成相應的治理工作,從而改善地下水,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1)處理農業污染。農業生產過程中,加強對化肥農藥應用的管理,加強對合理應用農藥化肥重要性的宣傳,改變農民在農業種植過程中的傳統觀念,使農民意識到,農業種植過程中,對于農藥化肥的應用并非越多越好,過多應用農藥化肥,不僅會造成較為嚴重的浪費現象,而且對于農作物的生長期起不到促進作用,應當嚴格依據農作物的具體特點,以及種植土地的營養情況,對農藥和化肥的應用量進行確定,同時要在該基礎上,加強對新型無毒無害農藥和化肥的研究,減少對有毒有害農藥和化肥的依賴性,減少使用量,實現對農業污染的有效控制[6]。
(2)處理工業污染。現代工業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三廢”,這會對地下水造成較為嚴重的污染,對這一情況,要通過合理的措施,對工業區域的供水水源區進行合理設計,從實際情況來看,最好選擇在遠離生活用水的下游地區,在該基礎上,相關部門中的工作人員要通過適當引導,從而使工業在具體生產過程中,可以通過有效的措施,對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渣、廢水進行合理處理[4]。針對工業生產的具體情況,制定出一套有效的處理措施,對具體污染情況進行科學處理,最大程度減少各種不同類型污染物的排放,針對一些污染物排放量的企業,應當加大打擊力度,責令其停業整頓。
(3)處理生活污染源。針對城市生活垃圾和生活廢水垃圾對地下水造成的污染情況。應當依據城市的具體情況,構建一套完善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染護理措施,加強對垃圾焚燒、填埋等各種不環保處理的打擊力度,結合對廢水坑、排水庫等方式,完成對地下水污染情況的合理處理,從而開展全面地下水防治。此外,要定期對排污管道系統進行合理維護,加強對排水管道系統的科學管理,避免由于排污管道遭受破壞,導致有害物質發生泄漏,使地下水遭受到嚴重污染。城市產生的各種垃圾在堆放時要選擇水源的下游,盡量減少垃圾對水源造成的污染。
(4)處理自然原因引起的污染。沿河兩岸的河水開采過重會導致河道水面漏洞,這將會引起較為嚴重的污染。因此,要依據實際污染情況,做好相應的測量工作,對實際情況進行詳細調查,做好相應的分析工作,對取水井的位置進行科學制定,在實際作業期間,要對污染河道兩岸地下水開采力度進行科學治理,從而實現對地下水的合理保護,改善地下水,避免地下水遭受污染,對人們的整體生活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3.2 水污染物理修復技術的應用
3.2.1 過濾分離技術的應用
在治理地下水污染過程中可以對過濾分離技術進行應用,對于采用的過濾分離技術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粗料。通過對粗料處理方式應用的主要目的就是對遭受到污染的地下水中的懸浮物質進行過濾,常用的裝置有格柵、篩網等。
(2)粒狀材料過濾。該種處理方式就是通過對濾料的應用,對存在與污水中幾十微米到膠體級別的污染顆粒進行去除。
(3)膜濾。該處理方式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主要是利用壓力差和電力差,提高對各種人工膜的合理應用,完成對地下污水的過濾分離。
3.2.2 重力分離處理技術的應用
該項處理技術在實際應用該過程中原理如下:因為污水中存在的懸浮固體的密度與水中的密度相比要大很多,這就導致懸浮固體在水中會下沉,通過對該項原理的應用,可以實現固體污染物和水體的分離。對于重力分離技術的應用,通常可以采用沉砂池和沉淀池完成相應的處理,其中,前者主要用于對遭受到污染的水中無機固定的沉淀,無機物固定污染的顆粒密度通常都會超過2.64t/m3,這些污染物存在可能會導致下水管道在應用期間出現堵塞現象;后者則是主要以有機固定為主的沉淀模式,而對于沉淀池來說,在實際操作期間,可以利用不同的污水處理位置,將其分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從而能夠更好的完成對地下污水的處理。
3.3 采取綜合方式整治城市環境
針對地下水資源,應當依據城市的具體情況,制定一套綜合措施,完成對車市地下水資源的保護,避免地下水資源遭受到嚴重污染。針對地下水的防治來說,最為有效的措施就是對城市進行綜合防治,針對地下環境,制定一套合理的地下水資源開采計劃,對于地下水的開采應嚴格的依據相應規章制度進行開采,全面掌握地下水水質的具體改變情況,實現對地下水資源的保護,以及相應治理工作的開展進行科學指導。
4 結束語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類各項生命活動的開展都需要水資源的支持。但是,過去一段時間,由于人們對地下水污染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地下水遭受到了較為嚴重的污染,這嚴重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因此,相關部門在實際工作期間,應當做好溝通、相互協作,做好地下水水資源保護,通過對合理措施的應用,改善地下水資源,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促進整個社會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盛欣宇.地下水污染途徑及其治理發展方向綜述[J].南方農機,2019,50(14):203.
[2]劉學偉,王玉慧,李莎.地下水污染的根源及其治理分析[J].環境與發展,2018,30(12):47-48.
[3]賴小欣.地下水污染防治在我國地下水污染控制與治理中的措施[J].西部資源,2018(02):87-88.
[4]浦燁楓.試述地下水污染現狀及其治理技術措施[J].智能城市,2018,4(01):78-79.
[5]陳浙墩,白靜潔.地下水污染治理技術的研究進展[J].環境與發展,2017,29(08):87+89.
[6]白高峰,張燕君,宣學麗,等.線性回歸法在地下水水質分析中的應用[J].地下水,2014,36(02):14-16.
[7]白玉娟,殷國棟.地下水水質評價方法與地下水研究進展[J].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2010,21(03):115-1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