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煥文 牛力強 李金艷 張同穩
一、 優質小麥產業化所存在的問題分析
1、 農民對優質麥的概念不夠理解
所謂優質小麥,指的是品種優良并且具有專門加工用途的小麥,根據其主要用途來劃分,其分為以下幾種:(1)優質強筋小麥,這種小麥通常用來制作面包或者拉面。(2)優質弱筋小麥,這種小麥主要用來制作餅干以及糕點等食品。(3)優質中筋小麥,這種小麥通常用來制作饅頭以及面條。
現如今,有些農民認為只有強筋小麥才是優質小麥,所以大家都競相發展強筋小麥,而沒有對強筋小麥與弱筋小麥進行區分,他們認為只要是優質小麥就能夠獲取更大的收益,這樣最終致使小麥強筋不強、弱筋不弱的現象出現,使得小麥的品質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2、 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致使小麥品質穩定性較差
與普通小麥相比,優質小麥的種植有所不同,其要求連片種植并單收、單曬。但是,國內許多地區的小麥種植戶較為分散,難以保證讓家家戶戶都做到單種、單收以及單曬,如此便很難保證小麥品質的穩定。
小麥產業化經營雖然在國內一些地區已經出現,但是總體來說產業化經營的格局還沒有形成,許多地區的小麥生產不夠專業、標準。因此,要實現市場化大規模的生產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夠實現,即便連片種植,也會出現多個優質品種混種。而西方發達國家的優質小麥的品質之所以更好,就是因為采取大規模連片種植同一品種的做法。
此外,與一般小麥品種相比,優質小麥對環境更加的敏感,這就對栽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許多農民對于優質小麥的管理方式不夠了解,所以他們一般是采用管理普通小麥的做法,這也導致了優質小麥的品質受到了影響。
3、存在著信息不暢以及產銷脫節的情況
優質小麥的產業化發展是中國小麥種植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而要想實現這一點,就需要實現區域化的種植,實現標準化的管理,實現市場化的流通,從而使小麥種植以及生產的各環節有機結合起來,進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優質小麥產業鏈。
現如今,在產業鏈各環節之間,還缺乏一個統計的標準,存在著一些不協調的問題。例如,因為產銷雙方的信息不夠明確,雙方之間的銜接度不夠,再加上產地的加工企業不是非常多,導致一些農民只能夠將優質專用小麥作為普通的小麥來進行銷售,這樣就打擊了廣大農戶的生產積極性。
二、優質小麥產業化的發展建議
1、統籌規劃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國內一些地區的種子企業規模較小,科研實力較為薄弱,這限制了當地小麥產業鏈的發展。為此,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政策以及信貸等方面基于當地種子企業大力的支持。對于當地一些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政府部門需要進行扶持,并且大力推行農業保險制度,以提高農民抵御風險的能力。除此之外,一些地區的小麥企業規模參差不齊,而且市場的運作也不夠協調,所以當地政府部門要重視小麥產業化的市場建設,要在當地實行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
(2) 大力延伸小麥產業鏈
經過實踐證明,如果缺乏食品加工業,那么農產品的市場化也就無從談起。現如今,食品工業總產值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著較大的差距,僅占農業總產值的30~40%,但是歐美國家則不同,它們達到了85%以上。因此,需要重視發展小麥加工業,提高當地主食加工的工業化水平。另外,還需要開發一些附加值較高的小麥加工新產品,以提高小麥產品的市場份額比重。
2、 健全體系
(1)建立全新的產業化模式
現如今,一些地區建立起了“加工企業+科技人員+種業公司+農戶”的這一產業模式。在這個模式中,小麥種業企業乃是該生產模式中的核心,而面粉加工企業則是該產業模式中的龍頭,至于科技人員,則主要引領服務產業的發展,農戶則是該產業模式中的主體。在該產業模式中,加工企業與種業企業相互合作,雙方建立戰略伙伴關系,而企業則與農戶合作,雙方建立其訂單生產合作關系。然后種業公司則由科研技術人員的指導來引進優質小麥新品種,農戶則采用種業公司所提供的優質品種進行生產,并且接受技術人員的技術指導,對小麥生產的各環節進行控制,這樣就能夠使小麥產品的質量得到保證。至于所生產出來的小麥,則有面粉加工企業加價回收。這樣一來,就實現了雙方的共贏,能夠推動當地小麥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2)建立市場信息網絡體系
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來臨,各行業都建立了屬于本行業的市場信息網絡體系。那么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各地區政府部門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小麥市場信息網絡體系,并且配備專門的人員,收集以及整理發布小麥市場技術以及生產、加工等信息,引導小麥種植戶按照市場的需求做好小麥的生產工作。
在系統中,要設置以下幾方面的欄目:①供求信息、②栽培技術、③市場行情等。在信息服務中,要重視生產技術指導,并將其與市場信息引導結合起來。
此外,需要做好市場信息的采集以及分析工作,為廣大農戶提供長期的市場預測分析,指導農戶在小麥生產中規避市場風險。
(3)建立技術推廣新機制
在優質小麥產業化的發展中,需要對農業技術推廣新機制進行創新,使廣大農戶都能夠接受最新的技術指導。
①采取可視化技術培訓的方法。也就是利用大眾媒體來進行宣傳,該推廣方式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能夠滿足廣大農戶的學習需求。
②采取田間培訓的方法。也就是在小麥田間管理時期,組織農機培訓服務組,然后派遣他們前往各鄉鎮進行輪回培訓。在培訓過程中,由技術人員就小麥病蟲害防治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并傳授農戶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
③采取入戶指導的推廣方法。在小麥生產時期,技術人員深入各小麥種植戶的家中,面對面傳授他們一些小麥生產管理以及種植技術,解決他們所存在的疑惑問題。
④采取示范帶動的方法。選擇一些條件較好的鄉鎮作為示范區,選擇一些農戶作為示范戶,然后對這些地區的農戶進行重點的培訓,當他們產生效益之后,就會對周邊的農戶產生影響,然后去擴大技術的覆蓋面,這樣也能夠促進優質小麥產業化的發展。
(作者單位: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種子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