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洋
【摘 要】新聞報道是一種現實藝術,文字直接將讀者帶入到新聞事件與新聞現場之中。新聞描寫的切入點從哪里開始,最終將直接影響到讀者的閱讀興趣。如果說,標題是整篇文章的主旨,那么報道的第一句話就是整篇文章的思想引領。常言道,萬事開頭難,整篇報道的開篇同樣困難,如何為報道開好頭,做好讀者的閱讀引領,這是本文將要探討的內容。
【關鍵詞】寫作技巧? ?開篇用語? ?提高新聞事件認識
2009年,美國西北大學智能信息實驗室研發的StatsMonkey系統撰寫了一篇關于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季后賽的新聞稿件。機器人寫稿工作就此拉開帷幕,一種對記者存在價值的思潮開始在人群間涌現。在深入思考后,人們才發現,寫稿機器人不是要取代記者和編輯,而是解放了勞動力,讓采編人員將精力集中于更深層次的思考、情感訴求的挖掘。新聞創作中的人文價值將成為人類記者的核心競爭力。
一、寫作提綱的重要性
在接觸新聞報道前,應該認識一下新聞寫作的幾種主要類型,其中包括消息、通訊、評論與深度報道幾種類型。消息的特點是:簡明、短小,最短三五百字,最長不超過千字,迅速及時。通訊的特點是:用比較詳盡生動的文字去描述報道內容,可以運用直接的敘述手法,也可用倒敘、插敘等迂回的表現手法。評論的特點是:表達的是一種鮮明的觀點。深度報道是“把昨日之事實背景與今日之新聞事件聯系起來,進而闡明明日之意義”的思辨類新聞作品。筆者想著重討論的就是最具深度表達的深度報道的寫作方式,如何由點帶線,由線帶面地鋪陳開一篇龐大的報道內容。在從事新聞報道時,都會接觸類似的報道作品,我們可以通過借鑒來找到符合自己創作本質的寫作方向,并將之升華。
在采訪前作為一名成熟記者都會綜合事件中信息,繪制出一幅事件發展圖,同時制作一幅人物關系圖。事件發展圖有助于讓采訪者對整個事件有一個認識,人物關系圖中的人物都是圍繞事件的發生、發展所展開,并都有可能成為事件中的被采訪對象,以達到最大限度地還原事件本身的過程。當然,深度報道中,既有人物報道,也有事件類報道,還有新聞特寫類報道,不同類型的新聞采訪打造出不同類型的寫作方式。在人物報道中,更側重人物關系圖或在新聞事件中的圖譜。事件類報道中則涉及眾多人物、線索,在梳理歸類時將更加考驗采訪者的準備工作和采訪中的隨機應變能力。總之,采訪前做好采訪提綱的梳理,采訪后,一定要做好采訪內容的再梳理,并確定寫作大綱的思維步驟。是運用時間關系敘述事件的發生發展,還是運用遞進關系,抑或運用倒敘方式來描寫事件的過程,都是我們需要深入思考的內容。
二、瞬間抓住讀者興趣點
一名優秀的深度報道記者的寫作思路看似總是在繞圈圈,曾經有人調侃,深度報道就是將芝麻大的事情描述成一件西瓜那么大的事,然后,讓讀者感覺有一種好大的霧在籠罩,作者就是一陣清風,吹散了濃霧。事實是,在深度報道中,每一個字都是全篇文章的組成部分,特別是在文章中的第一句話,要在一瞬間,就將讀者帶入到事件當中去。同樣在描寫一處景觀時,是用一長串形容詞、成語,還是用一句最能代表景觀特色的直觀描寫更好呢?相信,你一定會選擇“一句最能代表景觀特色的直觀描寫”,道理實際上很簡單,直觀描寫有代入感,可以在一瞬間將讀者帶入到新聞現場,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新聞作品與文學作品最本質的差異是“事實”,新聞作品的深層價值,是讀者在對報道作出文學形式的欣賞、背景分析的基礎上獲得的感知,通過感知進而獲得的理性認識。而興趣點的抓取,就需要作者有著深厚的文學底蘊及在新聞采訪中盡可能地無限接觸真相核心。
三、在文字中要抓住細節進行敘述
很多時候,對深度報道的記者來說,即便抵達了新聞時間的現場,新聞事件中的當事人早已不在現場。其中必然要進行的是,還原新聞事件發生、發展的過程,乃至最終造成的結果,進行新聞現場的重組。在重組中,就考驗作為一名記者的專業素質——發現細節,并將這種細節放大到極致。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盲人藝術家,從小致盲,但其一生沒有被命運打敗,直到成年還在與命運抗爭,并由此獲得了眾多殊榮,獲評全國性人物典范大獎。就是這么一位閃閃發光的人物,我們要如何展現其自身的價值,并讓讀者認同記者所描述的這些內容,這是一個擺放在采訪記者面前的難題。實際上,這個報道說來也異常簡單,記者來到了當事人所在的家鄉,那里有巨大的稻田,當每次走過田埂,陽光照射在被采訪者的面容上,被采訪者都會愜意地昂起頭,迎接陽光,就是這一個簡單的舉動,打動了記者,并形成了一篇充滿人情味的報道,這是一種對生命的呼喚和敬仰。重組新聞現場對記者來說,考驗的是對新聞事實的認識程度與結構能力。從一長段繁瑣冗長的采訪中抓取最貼近的點,在打動記者本人的同時,一定也會打動讀者。
四、合理想象
在一些深度報道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我們無法抵達當事人面前,與當事人面對面。但是,這并不是一個記者寫不好報道的托詞。其中一篇有關遠洋作業的報道,就讓記者無法接觸到當事人,既不能深刻體會當事人生活、工作的現場,也不能體會到當事人在事實面前的那種考驗。如何成就這種細節上的豐富呢?就是合理想象。當然,這里所說的合理想象是建立在有著豐富采訪基礎層面上的合理想象。以這篇遠洋作業報道為例,當事人每天清早都要重復將外衣最上的扣子系緊的動作,其中展現的是一種嚴謹與責任。作者就從這一動作開始,將當事人扣扣子的動作與生活的場面進行了整合,打造出一種身臨現場的狀態,將讀者直接帶入到當事人生活、工作的現場中。
五、結語
深度報道是最難寫作的新聞形式,因為它需要考驗作者對事實真相的調查全面度和對寫作能力的掌控技巧。因為作品涉及的事實層面可能多種多樣,時間、空間錯綜復雜,這就需要作者對此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從開篇就能將人帶入到準備營造的故事中。新聞寫作能力提升從來沒有捷徑,只有腳踏實地去探索,才能出現你所尋找的事實真相。
(作者單位:遼寧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