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業佐
【摘 要】本文簡要分析了全媒體環境下新聞攝影中手機攝影的主要優勢,并分別從改變傳統新聞攝影形式、增強新聞媒體用戶體驗、提高新聞報道工作效率、增加新聞攝影的時效性等方面論述了手機攝影的重要影響。
【關鍵詞】全媒體環境? ?新聞攝影? ?手機攝影
智能手機在信息技術的推進下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也導致人們借助手機拍攝素材參與新聞報道的積極性日益遞增,從而對新聞攝影帶來了重大影響。因此,傳統紙媒工作人員需高度重視手機攝影的重要性,從中選取可用的新聞內容,以此拓寬新聞攝影制作渠道,提高其攝影水平。
一、全媒體環境下新聞攝影中手機攝影的主要優勢
1.便利性強。傳統紙媒單位在以往采集新聞素材時,需在獲取信息來源的第一時間內趕往現場進行內容的收集與核實,在這期間會有一定的時間周期需要工作人員進行操作。而在全媒體環境下,新聞攝影中的手機攝影卻能體現出較強的便利性。大眾在日常生活中面對突發事件,一般情況下,都會拿出手機直接進行拍攝并將其上傳至網絡平臺上,有助于其他未親眼看見現場狀況的人員也能及時關注到當前所出現的事件,這些利用手機攝影上傳新聞內容的群眾是第一手信息來源群體。
2.信息來源廣泛。新聞報道一般具有實時性與現場性的特點,工作人員需在接到群眾電話之后安排專業的新聞人員到現場進行攝影,從而獲得可用于新聞報道的圖片等素材。可在新聞人員朝著現場奔波的時間內,有的事件已得到了初步解決,甚至已進入收尾階段,這樣很容易導致采訪人員不能第一時間獲得有效的信息。而作為現場的目擊者,他們往往可以借助手機攝影的形式及時記錄下當時事件發生的原始內容,進而為新聞材料的信息來源渠道進行補充。在現實新聞報道中,有很多新聞平臺所使用的正是源于大眾手機拍攝的圖片。
3.成本低。現如今網絡平臺的推廣導致信息呈現多元化趨勢,凡是有網絡的地方就會傳遞信息,故而手機攝影在新聞攝影中體現出了較為顯著的優勢。另外,市場上的智能手機價格雖說不等,但要想購買較為高端的產品均價也僅在4000元左右,同等價格想要購買一套專業的攝影裝備可能只能買到低配版。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手機攝影的成本較低。同時,目前市場上的手機像素等方面已得到有效改良,其所拍攝的畫面清晰度也值得認可,故而手機攝影可為新聞攝影帶來助力。
二、全媒體環境下新聞攝影中手機攝影的重大影響
1.改變傳統新聞攝影形式。全媒體環境下新聞攝影中的手機攝影對傳統媒體行業帶來了重大影響。最為明顯的是它改變了攝影形式。以往新聞人員采集新聞素材時需要借助專業設備到現場進行操作,這樣很容易帶來一些困擾,如設備零件丟失、膠卷不足等。為了進一步提高新聞攝影的高效性,國外新聞業已經有部分機構開始倡導新聞人員利用手機進行攝影,以此作為新聞報道的主要素材,從而為新聞攝影帶來了全新的拍攝形式。
另外,由于手機并非新聞人員獨有,社會人士也同樣具有手機設備,所以他們也可在新聞現場及時獲取新聞素材,從而記錄下最為真實的新聞資料。尤其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拍攝效果逐漸增強,導致手機攝影開始趨于專業化,這對于新聞攝影而言,無疑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如2018年8月21日發生的高鐵霸座事件,各大新聞平臺在進行報道時由于未能親自到達現場進行采訪,從而將群眾利用手機拍攝的圖片作為報道資料闡述該事件內容,以此起到號召大眾文明乘車的宣傳作用。
2.增強新聞媒體用戶體驗。傳統紙媒單位在利用報紙等形式傳播信息時,大眾只作為信息的接收者進行閱讀,從個人體驗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今隨著智能手機的普遍推廣,基本上能做到人人都有智能手機。手機能夠涵蓋多種新聞媒介,同時也接入許多網絡平臺,當大眾第一時間看到新聞事件時,可直接通過評論、留言等方式將心中想法表述出來,從而轉變受眾群體的角色,讓其在接收信息的同時也能成為信息的傳播者,以此增強他們的體驗感。人們從手機上可快速地看到新聞內容,進而對其進行加工、轉述,以此讓新聞媒體用戶找到表達自身情感的渠道。然而這種方式也會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比如對于同一件事,每個人持有態度不同導致事件走向呈現兩極化趨勢,這對于當事人而言會帶來較為嚴重的傷害。
3.提高新聞報道工作效率。手機攝影不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社會人士可在接觸到新聞事件的第一時間內就立即拿出手機進行拍攝,并及時將其上傳至平臺,從而提高信息傳播的實際效率。利用手機對現場內容加以拍攝可極大程度地提高新聞報道的工作效率,能夠更加迅速達到新聞報道的傳播目的,這種方式對于傳統媒體而言具有較大影響。所以,手機新聞與傳統紙媒新聞相比能夠讓受眾更加快速地獲取信息。
在新聞發生特別是突發新聞事件時,手機攝影的快速傳輸、傳播,能為新聞的時效性提供有力保障。新聞攝影講究實時,越接近新聞發生的時間點越精彩、越能還原新聞事件的現場感。但是新聞攝影記者并非時時刻刻都能遇到新聞事件。比如,當行人走在街上,樓上突然出現物體正中路人頭頂,致使其當場昏迷。這類 “高空墜物”突發事件,對于新聞記者而言不可能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因為記者不可能預測此事件的發生。而現場圍觀者可以及時將傷者受傷情況、高空墜物的來源等信息利用手機快速記錄下來,這樣可為新聞報道提供最為直觀且可信度較高的資料。
4.增強新聞攝影的時效性。新聞攝影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即在短時間內對新聞內容進行播報才能發揮出實際報道作用。所以,對于當前社會熱點話題的報道,新聞媒體應緊緊抓住最觸動人心的內容來進行報道,從而達到最佳報道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手機攝影可極大程度上豐富人們的生活并加快精神文明的建設速度。在全媒體環境下,手機攝影在新聞報道特別是突發新聞報道中的優勢和作用逐漸顯現,手機攝影圖片見諸報端的突發事件報道也越來越多。手機攝影為新聞攝影報道提供了一種十分有力的“武器”。無論普通手機用戶還是專業新聞攝影記者,只要正確掌握手機攝影技術,都將在新聞報道中發揮其優勢作用。所以,相關人員需要結合當前新聞攝影現狀引進新的攝影理念,從而促進我國新聞行業的長遠發展。
(作者單位:東莞日報社)
【參考文獻】
[1]布和,匡文波.觀念與方式的轉變:智能手機對新聞攝影真實的影響[J].新聞論壇,2019(04):12-16;[2]譚琳,方明.探討全媒體時代新聞攝影中的手機攝影[J].記者搖籃,2019(08):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