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保
關鍵詞:新醫改 ?醫院 ?財務管理 ?會計核算
新醫改政策要求醫院以患者需求為導向提供相對低廉、便捷的醫療服務。在此背景下醫院若想增強服務質量與盈利能力,便需要從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等方面出發加強財力保障,為醫院穩定運營奠定基礎。
隨著新醫改政策的持續深入,醫院財務管理在意識、手段和模式上均出現變化。該政策的出臺也促使醫院結合患者需求和運營實際優化會計核算,在加強財力保障的同時,切實提升服務水平。從醫院行業角度來看,該政策的推行能夠有效引導醫藥行業發展,給予大眾更高質量和更低成本的服務。醫院需要以該政策為導向,明確財務管理、成本核算等現存問題,借助科學途徑全面完善上述工作,有效平衡收支,為提升經濟、社會效益夯實基礎。
首先,醫院欠缺對于財務監管的重視。現階段,很多醫院并未有效落實內控、稽查等機制,使得上述機制無法起到應有的規范、監督作用,進而引發財務問題,嚴重時造成經營危機。同時,即便醫院關注財務監管工作,但是由于財務監管未能全面開展,沒有針對相關人員進行監督約束,經費支出等方面也沒有做到透明化,引發資產流失、貪污腐敗等多項問題。
其次,成本核算手段相對滯后。成本核算對于財務管理而言極為關鍵,但部分醫院應用的核算手段相對滯后和單一,無法合理預測運營成本。即便醫院積極推進管理的信息化建設,但由于系統建設等方面的不足使得成本核算呈現出片面化或者是不夠準確等缺陷。此外,還存在財務人員觀念落后、管理流程欠缺規范性等問題,值得醫院加以深層關注。
(一)重視管理收費結構
新醫改重視政府對于衛生資源投入的主導和主體地位,加強了投入力度。取消了藥品加成,提高了手術費、診查費、護理費等的收費標準。對于醫院財務管理而言,應在穩定運營的基礎上結合市場發展提升社會、經濟效益。財務部門應重視管理收費結構,合理下調醫藥費,藥品銷售環節應實現零差價率。此外,財務部門還應結合醫院實際協助醫院尋找一些性價比高的新項目并開展,既提高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又方便患者就醫,提高醫療收入中技術性含量高的醫療服務收入的占比,達成“以技養醫”的目標。醫院還應積極推動過去依賴藥品收益的模式向著以技術吃飯的方向轉變,調動醫護人員的積極性。
(二)提升財務監管力度
醫院應積極影響新醫改號召,提升對財務監管的力度。首先,因為醫院資產多和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相關,因此財務部門應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和流動資產的管理,完善相關的財務管理制度。其次,資產管理應針對醫療器械、資金流向等認真核對,保證資產管理契合相關要求。其次,對于器械購入、維護等支出應做到詳細記錄,適當擴大監管范圍。最后,醫院還應結合財務情況成立有針對性的稽查部門,加強審計和內部控制的在醫院財物中的監控作用。避免發生賬目不清、不對或者是資金混亂等狀況,任何收支均應做到有據可依。
(三)完善成本結算
醫院需要結合新醫改相關要求,以財務運營狀況為基礎定期預測財務成本,對財務危機等情況進行規避。首先,財務部門需要不斷完善和創新成本核算形式,依靠分級核算等形式來控制成本。要推進醫院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提高醫院的信息化水平,同時積極優化管理模式,給予成本核算及時、快速、充足的數據支撐,更好地配置醫院資源。同時將醫院的成本核算與績效考評緊密聯系起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其次,醫院還可結合經營流程圖等形式來控制成本核算,通過流程圖來客觀反應資金流動、支出等情況,提升成本預算的準確性。醫院要通過對相同業務試用不同的經營流程,分別進行成本核算和比較,選擇最優的業務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總之,隨著新醫改進程愈加深入,醫院需要積極推進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的改革。醫院需要明確財務管理存在的財務監管欠缺重視、核算手段滯后等問題,并從收費結構、監管力度、成本核算等方面總結改善策略,為強化醫院社會、經濟效益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新艷.醫院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在新醫改政策下的探討[J].財會學習,2018(23):37+39.
[2]劉梅.基于醫改背景的醫院財務核算研究[J].金融經濟,2017(16):173-174.